[发明专利]机动车结构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2750.X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60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A.瓦克尔;B.福施滕;M.霍因卡 | 申请(专利权)人: | WKW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26 | 分类号: | B60Q1/26;B60R9/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刘子豪;李建新 |
地址: | 德国伍***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结构 部件 | ||
1.机动车结构部件,其中,所述机动车结构部件是顶梁,
包括金属的型材元件(10),其具有前方的型材端部区域(11)、具有后方的型材端部区域(12)以及在所述型材端部区域(11、12)之间延伸的中间的型材区域(13),以及
包括照明元件(30),用于得到沿型材纵向方向放射的光带,
其中,所述型材元件(10)具有沿型材纵向方向伸延的通道(15),所述照明元件(30)保持在所述通道中,
其中,所述通道(15)具有能从外部触及的、沿型材纵向方向伸延的开口(16),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道(15)连同所述照明元件(30)受遮盖地布置在所述型材元件(10)的外侧(14)的后方,
在所述型材元件(10)处的反射面(18、18')处于相对于所述通道(15)的开口(16),其中,所述反射面(18、18')如下倾斜地取向,使得由所述照明元件(30)发出的光射束打上到所述反射面(18、18')上,并且从所述反射面处向外被放射,以及
所述反射面(18、18')具有如下宽度,所述宽度大于所述通道(15)的开口(16)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结构部件,其特征在于,置入在所述通道(15)中的照明元件(30)的所发出的光射束在所述光射束横向于所述外侧(14)向外放射之前首先打上到所述型材元件(10)的反射面(18、18')上,所述通道(15)处于所述外侧的后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车结构部件,其特征在于,置入在所述通道(15)中的照明元件(30)的所发出的光射束在所述光射束向外放射之前打上到所述型材元件(10)的超过一个反射面(18、18')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车结构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18)具有平滑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车结构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18')具有经磨砂的或开沟槽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车结构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15)与所述照明元件(30)的横截面相匹配并且接纳所述照明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车结构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15)具有圆形的、椭圆形的、矩形的或其它的多边形的横截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车结构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元件(30)是光波导体,其中,在所述光波导体的一个或两个端部处借助于发光二极管来输入光,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布置在一个或两个型材端部区域(11、12)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车结构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元件(30)是电致发光线,其中,所需要的变换器被安置在型材端部区域(11、12)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动车结构部件,其特征在于,存在有变换器,所述变换器布置在所述型材元件(10)的外部,其中,所述变换器与另外的电致发光线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车结构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道(15)的开口(16)的前方设置有至少部分地透光的散射盘(40),所述散射盘从外部遮盖所述开口(16),其中,所述散射盘(40)被保持在于所述型材元件(10)处的保持槽(19)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机动车结构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盘(40)由经磨砂的或经着色的有机玻璃构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车结构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元件(30)在所述通道(15)中由透光的树脂来遮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WKW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WKW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275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扭力弹簧回复的自适应车灯切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用后尾灯支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