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弯薄壁轻钢快装饰墙体成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3422.1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73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灯;王红朋;李玉玲;杨新梅;王飞;罗浩;吴小娟;张晖;范宾宾;王简;陈乾华;肖耘;白曚;王泽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38/10;E04B1/08;C04B111/52;C04B11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梁斌 |
地址: | 45415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壁 轻钢快 装饰 墙体 成型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冷弯薄壁轻钢快装饰墙体成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冷弯薄壁轻钢快装饰墙体成型材料主要由多种原料制成。以重量份计,多种原料包括60‑80份陶粒、40‑60份岩粉、20‑40份水泥、4‑12份含有金属的增强材料、0.1‑0.5份减水剂、3‑8份空心棉杆或秸秆、10‑12份水以及0.4‑1.2份稳定剂。其成型材料厚度薄,但是具有优良的隔音和保温性能,同时,其强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冷弯薄壁轻钢快装饰墙体成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轻钢房是指主要材料是由热镀锌钢带经冷轧技术合成的轻钢龙骨,经过精确的计算加上辅件的支持与结合,起到合理的承载力,以取代传统房屋。轻钢房主要由墙架柱、墙顶梁、墙底梁、墙体支撑、墙板和连接件组成。由于其起到支撑作用的结构是钢材,不能够大面积的倾倒混凝土,常采用墙体板作为建筑外墙进行隔热、保温、阻隔噪音,但是现有的建筑外墙需要分别设置隔音棉、保温板,且外墙的机械性能较差或者厚度过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弯薄壁轻钢快装饰墙体成型材料,其成型材料厚度薄,但是具有优良的隔音和保温性能,同时,其强度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弯薄壁轻钢快装饰墙体成型材料在轻钢房屋制备中的应用,其能够保证轻钢房屋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隔音性能,同时能够保证轻钢房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弯薄壁轻钢快装饰墙体成型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能够开始制备得到成型材料,且能够保证成型材料的相关性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冷弯薄壁轻钢快装饰墙体成型材料,其主要由多种原料制成,以重量份计,多种原料包括60-80份陶粒、40-60份岩粉、20-40份水泥、4-12份含有金属的增强材料、0.1-0.5份减水剂、3-8份空心棉杆或秸秆、10-12份水以及0.4-1.2份稳定剂。
本发明提出一种冷弯薄壁轻钢快装饰墙体成型材料在轻钢房屋制备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出一种冷弯薄壁轻钢快装饰墙体成型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重量份计,将60-80份陶粒、40-60份岩粉、4-12份含有金属的增强材料、0.1-0.5份减水剂、3-8份空心棉杆或秸秆各0.4-1.2份稳定剂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原料。混合原料与10-12份水和20-40份水泥混合得到板材浆料。将板材浆料浇筑成型。
本发明实施例的冷弯薄壁轻钢快装饰墙体成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是:冷弯薄壁轻钢快装饰墙体成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利用陶粒、岩粉、水泥、含有金属的增强材料、减水剂、空心棉杆或秸秆、水以及稳定剂相互作用,保证制备得到的冷弯薄壁轻钢快装饰墙体成型材料的性能以及结构稳定。其具有良好的保温、隔音性能,同时,成型材料质量轻,使用中具有较大的优势。该制备工艺简单、原材料易得且对加工设备的要求低,便于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冷弯薄壁轻钢快装饰墙体成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进行具体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34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