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银/氧化钛-磷酸锆插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83551.0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7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何丹农;章龙;王岩岩;林琳;金彩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59/16 | 分类号: | A01N59/16;A01N59/26;A01P1/00;A01P3/00;B01J27/18;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董梅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磷酸锆 插层复合材料 氧化钛 制备 钛酸四丁酯 氢氧化钛 超临界CO2流体 离子交换法 磷酸锆载体 超临界法 分散负载 磷酸锆层 氧氯化锆 分散性 负载率 扩大层 硝酸银 磷酸 抗菌 可控 可用 水解 煅烧 催化 应用 载入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银/氧化钛‑磷酸锆插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该方法以氧氯化锆、磷酸、钛酸四丁酯、硝酸银等为原料,通过控制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等采用超临界法将钛酸四丁酯送至磷酸锆的层与层之间,待其完全水解得到氢氧化钛分散负载于磷酸锆层之间的氢氧化钛‑磷酸锆插层复合材料。再通过离子交换法将银载入,煅烧得到银/氧化钛‑磷酸锆插层复合材料。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制备方法简单可控,充分利用超临界CO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机纳米材料制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银/氧化钛-磷酸锆插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背景技术
超临界CO
银系杀菌消毒剂和氧化钛在抗菌方面的应用广泛,但若单独使用,无法实现持续抗菌的效果。磷酸锆类化合物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大类多功能层状材料,其中以含一份子结晶水的α-磷酸锆(α-Zr(HPO
综上所述,现有制备层状磷酸锆载银粉末的方法存在交换时间长、离子交换不完全、原料利用率低、工艺成本高的缺陷。此外现有的载银磷酸锆材料中有效成分易从材料内部向表面的过度迁移,导致产品出现变色、异味和抗菌持续性差等问题,不能很好地满足需要。
发明内容
为克服已有技术在制备层状磷酸锆载银时交换时间长、离子交换不完全、原料利用率低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银/氧化钛-磷酸锆插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方法制备的银/氧化钛-磷酸锆插层复合材料产品。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产品的应用。
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银/氧化钛-磷酸锆插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一定量的氧氯化锆配成溶液,并加入HCl调节pH小于2,称取一定质量浓磷酸溶于去离子水配成磷酸溶液,将氧氯化锆的水溶液缓慢滴加至磷酸溶液,所述的氧氯化锆和磷酸的浓度相同,保持200~800 rpm速率搅拌4~12小时,将所得悬浊液抽滤、洗涤、干燥和研磨,得到片层状磷酸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35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