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节天然光色温的采光管道及其调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3845.3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97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边宇;马源;周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1S11/00 | 分类号: | F21S11/00;F21V7/28;F21V21/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蔡克永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天然 色温 采光 管道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天然光色温的采光管道及其调节方法;包括三段由内至外依次活动嵌套在一起的内管、中管和外管;内管与中管之间通过螺纹结构连接;外管包括前采光段和后采光段;内管和中管位于后采光段内;在外管上安装有一用于驱动内管做旋转运动的驱动装置;内管旋转,可驱动与其螺纹结构连接的中管沿着外管的轴线方向运动,即在前采光段与后采光段之间,轴向往复移动。由于中管可在外管中可连续做升降运动;中管在采光段与后采光段之间的运行位置,改变了黄色反射层与银白色反射层表面面积的比例,进而实现天然光色温的连续调节,相比较于使用滤色片的传统固定式调节天然光色温的做法更为灵活、可控,具有更佳的微调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光管,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天然光色温的采光管道及其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采用天然光进行室内照明是建筑设计中需考虑的重要因素,由于受限于建筑设计、场地条件等情况,某些空间无法直接开窗采光,此时使用采光管引入天然光进行采光是一种可行的技术手段,对于维持室内光环境舒适健康、节约电能、绿色环保等有着积极的作用,如地下空间、建筑物内无法直接采光的空间均可以采用采光管进行采光,因此采光管的设计值得重视。
传统的采光管仅具有天然光传导功能,部分具有光通量控制功能可调节室内侧采光效果的明暗,但均不能根据房间使用者的需求对天然光色温进行调节。通常条件下天然光色温较高,如果能降低其色温,使得室内呈现暖光色效果则更加有利于营造视觉舒适、温馨的室内光环境。
传统的采光管还有一类是通过在进光口或出光口安装有色滤光片的方法改变天然光色温。此类采光管可以改变天然光色温,但是天然光色温的改变不受控制,只能以固定的模式调节天然光色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可调节天然光色温的采光管道及其调节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调节天然光色温的采光管道,包括三段由内至外依次活动嵌套在一起的内管1、中管2和外管3;
内管1与中管2之间通过螺纹结构连接;
所述外管3包括前采光段31和后采光段32;内管1和中管2位于后采光段32内;
在外管3上安装有一用于驱动内管1做旋转运动的驱动装置;内管1旋转,可驱动与其螺纹结构连接的中管2沿着外管3的轴线方向运动,即在前采光段31与后采光段32之间,轴向往复移动。
所述前采光段31内表面以及内管1的内表面均为银白色反射层;所述中管2内表面为黄色反射层。
所述中管2与外管3的长度比例是1:2;在中管2的外壁上设有滑块,在外管3的内壁沿其轴向方向设有一直线槽轨,滑块置于该直线槽轨内;当内管1转动时,中管2在直线槽轨的导向作用下,在前采光段31与后采光段32 之间,轴向往复移动。
所述螺纹结构是由呈螺旋状围绕在内管1外周面上的螺旋滑槽5,以及呈螺旋状围绕在中管2内周面上的螺旋滑轨6构成;当内管1转动时,中管2 可沿内管1的轴线作直线伸缩运动。
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4;电机4的转轴上安装有齿轮,在内管1的外圆周面上分布有一与该齿轮相啮合的齿圈,当电机转动时,可驱动内管1转动。
所述电机4连接一控制器7,由控制器7控制电机4的正/反转动。
本发明可调节天然光色温的采光管道的运行方法如下:
步骤一:室外的天然光依次进入前采光段31、中管2、内管1;
步骤二:控制器7控制电机的正向或者反向转动;
步骤三:内管转动,在螺纹结构和直线槽轨的推力及导向作用下,中管2 在前采光段31与后采光段32之间的行程内轴向往复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38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运用于散品溯源的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功率驱动单元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