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铅带冲网线生产线带环缓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84772.X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9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贾逢博;耿友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启源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3/02 | 分类号: | B21D43/02;B21D43/09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孟凡臣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铅带冲 网线 生产线 带环 缓冲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铅带冲网线生产线带环缓冲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底座和与底座连接的机架,所述的机架上固定有接料系统和导料系统,所述的接料系统和导料系统分别固定连接在机架两侧,所述的接料系统和导料系统之间连接有驼峰型铅带,所述的导料系统末端连接有冲网主机,通过接料系统将铅带牵引至冲网工作面之上,再将其引导至冲网工作面,形成驼峰状带环,利用导料系统,引导铅带以稳定的输送至冲网线主机,从而更好的实现带环储料缓冲作用的同时避免铅带带环对冲网主机送料精度、速度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带材送料缓冲设备的装置,特别是一种铅带冲网线生产线铅带环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铅带冲网生产过程中,开卷机将铅带放卷供生产线使用。开卷机与冲网主机间铅带以自然下垂的方式形成带环。铅带带环的形成实际构成了一种储料结构,在开卷机及冲网主机间形成缓冲的作用,有利于两者接送料速度的匹配;但同时,这种结构也造成冲网主机送料机构需要耗费相当能力用以提升铅带至冲网工作面,特别在铅带带环较长、主机非连续的高速生产过程中,这种消耗非常大;而且由于主机送料的非连续性造成带环长度不稳定和带环晃动,极大影响送料精度和送料速度的匹配。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采用新的方式在保证带环缓冲作用的前提下,避免或减少铅带带环对冲网主机送料精度、速度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铅带冲网线生产线带环缓冲装置,实现带环储料缓冲作用的同时避免铅带带环对冲网主机送料精度、速度的影响。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底座和与底座连接的机架,所述的机架上固定有接料系统和导料系统,所述的接料系统和导料系统分别固定连接在机架两侧,所述的接料系统和导料系统之间连接有驼峰型铅带,所述的导料系统末端连接有冲网主机。
所述的接料系统由安装于墙板的动力辊、压料辊、电机、以及气缸组成,所述的压料辊和动力辊紧密接触,所述的压料辊采用偏心设计,通过转轴和气缸连接,所述的气缸固定于机架上,并且压料辊和动力辊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动力辊与电机通过同步带连接。
所述的压料辊采用外层包胶设计;
所述的导料系统由安装于两块支撑板上的多组辊筒及托料板组成,所述的两块支撑板为弧形支撑板,和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的辊筒沿着两块支撑板从上至下两两一组,两辊筒间隙略大于铅带厚度1-2mm,所述的最后一组辊筒呈水平方向,并且最后一组辊筒之间设置有托料板,所述的托料板末端连接有冲网主机。
所述的托料板高度与冲网主机冲网工作面高度一致。
所述的机架和底座之间通过直线导轨连接。
所述的机架和底座之间还设置有定位拉紧装置。
所述的定位拉紧装置包括定位螺钉、螺母和拉紧螺钉,所述的定位螺钉为空心结构,并且和机架连接,拉紧螺钉和定位螺钉空心结构内壁螺纹连接,螺母和定位螺钉螺纹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接料系统将铅带牵引至冲网工作面之上,再将其引导至冲网工作面,形成驼峰状带环;利用导料系统,引导铅带以稳定的输送至冲网线主机,从而更好的实现带环储料缓冲作用的同时避免铅带带环对冲网主机送料精度、速度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定位拉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1、支撑板;2、辊筒;3、托料板;4、机架;5、直线导轨;6、底座;7、定位拉紧装置;8、气缸;9、墙板;10、电机;11、同步带;12、动力辊;13、导料板;14、压料辊;15、定位螺钉;16、螺母;17、拉紧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启源机电装备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启源机电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47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臭氧治疗仪
- 下一篇:一种可降解PLA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