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强酸性茶园土中施碳酸氢钠降低茶叶铅含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84819.2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6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何迅民;韩宝瑜;崔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7/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郑海峰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叶 碳酸氢钠 强酸性 茶园 有效态铅 质量安全 固定态 土壤铅 酸化 施用 游离 土壤 吸收 污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强酸性茶园土中施碳酸氢钠降低茶叶铅含量的方法,于pH值3.5—4.5极强酸性茶园的土壤中分批施用碳酸氢钠,提高pH值,减少固定态铅因酸化、游离成为有效态铅的含量,以减少茶叶吸收土壤铅量,减轻铅对于茶叶的污染。本方法利于茶叶质量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学领域,涉及在极强酸性茶园土壤中施用碳酸氢钠,提升pH值,阻抑土壤中结合态铅因酸化而游离为有效态铅,从而减少茶树对于铅的摄入,减轻铅对于茶叶的污染。
背景技术
铅是对人体有害的一种重金属。乡间公路粉尘、高速公路汽车尾气、茶叶加工厂灰尘中都含有铅,都是茶叶铅的主要污染源。土壤中含有铅,结合态铅不被茶树吸收。但在酸雨淋溶下,结合态铅会游离出来,转化为有效态铅,可以被茶树根吸收,进而转运到茶树叶片中,用开水冲泡、饮用成品茶叶过程中铅就进入茶汤。这种铅污染情况在pH3.5—4.5的极酸性土壤中更为明显。如果提高pH,则就可阻抑结合态铅转化为有效态铅,减轻铅对于茶叶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强酸性茶园土中施碳酸氢钠降低茶叶铅含量的方法。极强酸性的茶园土壤中,pH值为3.5—4.5。在这样的酸性环境中,土壤中结合态铅因酸化而游离出来成为有效态铅。茶树不能吸收结合态铅,但是可以吸收有效态铅,因此极酸性土壤中产出的茶叶铅含量显著偏高。
在梅雨季节的6月、秋雨期间的9月,土壤含水量增加,分别施入碳酸氢钠,可中和酸性,提升pH值。可在茶丛之间的土壤上开10—15cm沟,施入碳酸氢钠于沟内,每次每亩施30—50kg。
本发明通过提高pH就可阻抑结合态铅转化为有效态铅,减轻铅对于茶叶的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2014年6月15日在浙江省松阳县新兴镇选一片面积10亩土壤极酸性的茶园,均分为A、B、C、D和E 5个区域。在每区域茶园棋盘式10点取土样,每样点取土1kg,取土深度为10cm,混合均匀,测每区域茶园的pH值。同时在每区域茶园采摘1芽2叶嫩梢,检测铅含量。
A区域:梅雨期间6月15日、秋雨期间9月15日,在茶丛之间的土壤开10—15cm深沟,分别施入40kg碳酸氢钠。
B区域:梅雨期间6月15日、秋雨期间9月15日,在茶丛之间的土壤开10—15cm深沟,分别施入20kg碳酸氢钠。
C区域:2014年4月15日,同法开沟施入碳酸氢钠50kg。
D区域:2014年11月15日,同法开沟施入碳酸氢钠50kg。
E区域:未施碳酸氢钠,作为CK区域。
2015年同法重复2014年施入碳酸氢钠试验。
2016年6月15日,同法在每区域茶园中棋盘式10点取土样,测土壤pH值。再次从上述5个区域采摘1芽1叶茶梢,检测铅元素含量。
1.2茶叶样品分析
将茶叶样品在80℃烘干,粉碎。称取样品1.0g,置于30ml瓷坩埚中,坩埚放在电热板上加热使样品炭化,等到样品炭化时烟味散尽,样品移入高温电炉。缓慢升温至500±25℃,恒温2h,至样品呈灰白色,冷却,加入1:1HNO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48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泓森槐山地种植除草技术
- 下一篇:一种罗科拉多蓝杉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