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喷射器的双蒸发温度制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4905.3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36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路;刘洪鑫;梁星宇;曹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9/08 | 分类号: | F25B9/08;F25B43/00;F25B41/06 |
代理公司: | 31225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褚明伟<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通 制冷剂通道 节流元件 喷射器 低压蒸发器 高压蒸发器 冷凝器 气液分离器 换热流体 制冷系统 双蒸发 气液分离器进口 工作流体进口 引射流体进口 喷射器出口 压缩机出口 压缩机进口 气体出口 吸热流体 液体出口 压缩机 放热 流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喷射器的双蒸发温度制冷系统,包括冷凝器、低压蒸发器、高压蒸发器、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喷射器、第一节流元件及第二节流元件,喷射器出口与气液分离器进口连通,气液分离器的气体出口与第二节流元件连通;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分别与第一节流元件和高压蒸发器的制冷剂通道连通,第一节流元件与低压蒸发器的制冷剂通道连通,低压蒸发器的制冷剂通道与喷射器的引射流体进口连通,压缩机进口分别与第二节流元件和高压蒸发器的制冷剂通道连通,压缩机出口与冷凝器的制冷剂通道连通,冷凝器的制冷剂通道与喷射器工作流体进口连通;冷凝器的换热流体通道为吸热流体的通道;高压蒸发器与低压蒸发器的换热流体构成放热流体的通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喷射器的双蒸发温度的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是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等四个主要部分组成,通过管道连接,形成一个完全封闭的系统,制冷剂在这个封闭的制冷系统中以流体状态循环,通过相变,连续不断地从蒸发器中吸取热量,并在冷凝器中放出热量,从而实现制冷的目的。
蒸发器为了能够从放热工质中充分吸热,制冷剂需要被节流到较低的蒸发压力,维持在较低的蒸发温度。在冷凝压力一定的情况下,蒸发温度越低,压缩机的压比和功耗越高,系统效率越差。通常,单制冷剂回路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压缩机只提供一个吸气压力,对应的只有一个蒸发温度。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可以形成两个或多个蒸发温度,可以提高制冷/热泵系统的效率。发明专利CN 105004100A提出了一种单制冷剂回路、多吸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目的在于通过增加单制冷剂回路中压缩机吸气压力的数量,提高部分制冷剂的蒸发压力,从而减少蒸气压缩制冷/热泵压缩机功耗,提高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的效率。
传统的具有两级蒸发温度的制冷系统中,需要通过两个以上的压缩机或压缩机气缸才能实现双蒸发温度,这使得应用于双蒸发温度系统中的压缩机更为复杂和难于管理。此外,传统的双蒸发温度制冷系统在节流过程中会产生膨胀功,并且该膨胀功无法进行回收,同时低压蒸发器的压力较低,使得压缩机耗功较大,降低了系统的能效。
中国专利CN 107192153A提出了一种带喷射器的双级蒸发制冷系统,回收膨胀功的同时提高了双级蒸发制冷系统的能效,但该系统使用中间补气的压缩机,有两个吸气压力,同时设计了两个冷凝器和两个气液分离器,系统比较复杂,难以管理;中国专利CN106969531A提出了一种喷射器进口与压缩机排气口连通的双蒸发温度喷射式制冷系统,通过对海上风能和喷射器的利用,增加系统安全可靠性,同时提高系统能效,但该系统的局限性是仅适合海上渔船等使用,不普遍适用于双蒸发温度制冷系统。日本公开的发明专利No.2005-308384提出了一种带喷射器的双蒸发温度制冷系统,回收一部分制冷剂的膨胀功,从而提高了双级蒸发制冷系统的能效,但在该系统中,制冷剂依次通过串行设计的两个蒸发器,制冷剂通路的长度过长,压降增加,降低了系统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将喷射器应用于双蒸发温度制冷系统,解决目前双蒸发温度制冷系统耗功大、能效低,并且需要使用两个以上的压缩机或压缩机气缸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带喷射器的双蒸发温度制冷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带喷射器的双蒸发温度制冷系统,包括冷凝器、低压蒸发器、高压蒸发器、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喷射器、第一节流元件及第二节流元件,
所述冷凝器、低压蒸发器、高压蒸发器均具备互不连通的制冷剂通道和换热流体通道,
所述气液分离器,具有进口、气体出口和液体出口,
所述喷射器存在工作流体进口、引射流体进口和喷射器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49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