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金属表面除油除锈剂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85470.4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5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王衍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衍春 |
主分类号: | C23G1/02 | 分类号: | C23G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油 金属表面 除锈剂 环保型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油酸聚乙二醇酯 除锈 硼酸 有机硅消泡剂 柠檬酸 苯并三氮唑 刺激性气味 安全环保 海藻酸钠 含磷物质 金属基体 氢脆现象 乌洛托品 污染水源 性质稳定 制备工艺 过腐蚀 酒石酸 重量份 磷酸 硫脲 盐酸 排放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型金属表面除油除锈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盐酸8~12份、硼酸5~9份、柠檬酸3~5份、酒石酸3~5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4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4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2~5份、海藻酸钠2~5份、硫脲1~2份、乌洛托品1~2份、有机硅消泡剂2~3份、苯并三氮唑3~5份、油酸聚乙二醇酯2~5份、水80~120份。本发明所述的除油除锈剂,对金属表面可以同时进行除油除锈,不含有磷酸,使用后不会排放含磷物质污染水源,安全环保,对金属基体不产生过腐蚀和氢脆现象,无刺激性气味,性质稳定,制备工艺简单,应用广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型金属表面除油除锈剂,属于清洗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除锈处理是金属表面涂饰前的基本工序。现有的除锈方法大致可分为机械、化学和电化学法三大类,它们各具特点,适用于不同场合。其中,化学法具有效果好、效率高、工艺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一系列优点,所以在工业上获得了广泛应用。但传统的酸液处理方法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即处理过程中大量氢气的产生会使钢材产生氢脆现象,影响钢铁本身的强度;同时易形成酸雾,影响操作人员的健康和腐蚀周围的设备及环境。
现有的除锈液普遍存在效果差、除锈时间长的缺点。另外,由于在对钢铁等金属材料进行表面加工时,还需要将表面进行除油的处理步骤,这一步骤通常是在化学除锈之前,这会使得金属表面处理的工艺步骤增加,加大了过程的复杂性,升高了成本,也会造成更多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保型金属表面除油除锈剂,能够一次性去除金属表面的所有油污、固体颗粒等附着物,能完全彻底地溶解钢铁表面的铁锈、轧制鳞片等,且不会污染环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环保型金属表面除油除锈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盐酸8~12份、硼酸5~9份、柠檬酸3~5份、酒石酸3~5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4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4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2~5份、海藻酸钠2~5份、硫脲1~2份、乌洛托品1~2份、有机硅消泡剂2~3份、苯并三氮唑3~5份、油酸聚乙二醇酯2~5份、水80~120份。
优选的,所述的环保型金属表面除油除锈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盐酸10份、硼酸8份、柠檬酸4份、酒石酸4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3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3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4份、海藻酸钠4份、硫脲2份、乌洛托品1份、有机硅消泡剂2份、苯并三氮唑4份、油酸聚乙二醇酯3份、水100份。
所述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聚丙烯酰胺、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氟碳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
所述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或十二烷基硫酸钠。
本发明所述的除油除锈剂,对金属表面可以同时进行除油除锈,不含有磷酸,使用后不会排放含磷物质污染水源,安全环保,对金属基体不产生过腐蚀和氢脆现象,无刺激性气味,对皮肤、衣物无腐蚀,性质稳定,制备工艺简单,可广泛用在喷漆、喷塑、电影、电镀、氧化锌等的工件去油去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一种环保型金属表面除油除锈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盐酸10份、硼酸8份、柠檬酸4份、酒石酸4份、氟碳表面活性剂3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4份、海藻酸钠4份、硫脲2份、乌洛托品1份、有机硅消泡剂2份、苯并三氮唑4份、油酸聚乙二醇酯3份、水100份。
实施例2
一种环保型金属表面除油除锈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盐酸8份、硼酸5份、柠檬酸3份、酒石酸3份、聚丙烯酰胺2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2份、海藻酸钠2份、硫脲1份、乌洛托品2份、有机硅消泡剂2份、苯并三氮唑3份、油酸聚乙二醇酯2份、水8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衍春,未经王衍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54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