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林间穿透雨综合测定装置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85853.1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7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方荣杰;朱晓锋;汪蓬;莫华涛;徐勤学;付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W1/14 | 分类号: | G01W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雨槽 翻斗 排水管 集水漏斗 废水桶 综合测定装置 滤网 支墩 置物 采样效率 拆卸组装 升降支架 样品参数 装置结构 出水孔 置物台 弯头 下端 翻滚 制造 采集 灵活 制作 出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林间穿透雨综合测定装置的制造方法。一、制作滤网、集雨槽、集水漏斗、排水管、支墩、升降支架、翻斗、置物台和废水桶;二、将滤网设置在集雨槽的两端,集雨槽置于支墩上;三、将集水漏斗设置在集雨槽一端的出水孔的正下方且与集雨槽的内部相连通,集水漏斗下端通过弯头和排水管相连接;四、在置物台上部安装翻斗,翻斗上方为排水管的出口,置物台下方放置废水桶。穿透雨通过集雨槽的收集,流经集水漏斗和排水管到达翻斗中,翻斗集满便自动翻滚,穿透雨倒入废水桶中。本发明制得的装置结构简单,拆卸组装灵活、操作方便,提高了采样效率,实现了采集样品参数的综合测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森林水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林间穿透雨综合测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水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物质,同时也作为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以及森林生态水文过程的主要载体参与森林生态系统调控过程。从水量平衡看,不同植物种以及其按一定的空间结构组成的林分对大气降水具有不同的分配特征。因此,正确观测和分析森林对降雨的分配规律,对分析认识森林制备对水调节和分配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空间格局和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穿透雨是指林外雨量(又称林地总降水量)扣除林冠截留量和树干径流两者之后的雨量,是森林降水再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的水源涵养效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际进入林内的穿透雨量,因此,准确测定森林穿透雨量对森林生态系统水量平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目前对与森林冠层穿透雨的收集和测量工作主要是由收集槽和收集箱等其他一系列的装置。如之前CN102191789A提供的一种单点集雨装置和CN204989515U提供的一种简便式林木冠层穿透雨收集测量装置,接雨面积小,所以需要费时费力地大批量布设这些装置,此外,这些装置靠近地面,容易受到蛇鼠虫蚁等动物的干扰,导致测量结果不准;如CN202522717U提供的一种柱挂式林内穿透雨采集器,没有过滤装置,所以容易被林中的凋落物堵塞,且难于清理,同时潜在着在降水量较大时,收集口收集来不及收集而导致雨水溢出的风险;如CN201622356U提出的林下穿透雨采集器,支架采用活节设计,易受到沙土入侵导致难以伸缩,同时活节容易老化,会出现支架下滑的现象,最后导致收集降水量不完全的现象,使测量结果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同时整个装置一体化的趋势明显,导致整体拆卸安装比较困难,降低了野外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林间穿透雨综合测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具体步骤为:
一、制作滤网、集雨槽、集水漏斗、排水管、支墩、升降支架、翻斗、置物台和废水桶。
二、将集雨槽置于支墩上,支墩外部的中间设有卡扣装置;支墩上部设置成和集雨槽大小相同的凹状,使得支墩刚好能容纳集雨槽;中部预留有集水漏斗、弯头和排水管的安装空间,便于集水漏斗、弯头和排水管的拆卸,方便清洗;下部设置成拱形,节约材料;支墩每侧的4个边棱所在处内部中空,预留有能容纳下升降支架的空间,便于升降支架的收放;每侧底部的4个角开有螺孔并配有配套的螺栓,用以固定升降支架,能利用有螺孔和配套的螺栓调节升降支架的高度而实现支墩的升降,使得穿透雨的收集更为完全;升降支架底部设置成圆锥体,有利于插入土中一定深度,以实现整个装置稳定。
三、将滤网设置呈二次折叠形,并且在折叠处安装有提柄,便于滤网的拆卸和清洗;滤网的两个折叠端呈半圆形,直径和集雨槽横剖面的内半圆一致;整个滤网靠重力作用固定安放在集雨槽的两端。
四、在集雨槽一端的下部连接集水漏斗, 集水漏斗口设置在集雨槽出水孔的正下方并且与集雨槽的内部相连通,集水漏斗下端通过弯头和排水管相连接,集雨槽顶部设有挡板,避免当冠层较高时,穿透雨落到集雨槽时会部分滴溅损失,使雨水的收集更为完全;集雨槽的横剖面是半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58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