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跨径拱桥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6647.2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20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郑皆连;梅国雄;张振;欧阳平;廖宸锋;罗富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32 | 分类号: | E02D27/32;E01D4/0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王芸;庞启成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跨径 拱桥 基础 | ||
本发明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跨径拱桥基础,包括拱座和用于支撑所述拱座的持力层,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持力层外围,所述支撑件用于在横向上支撑所述持力层。本申请的基础结构,大幅提升了本申请基础的横向承载能力,支撑件的尺寸根据实际施工中,持力层所受横向载荷的大小进行确定。由于支撑件的设置,提高了基础结构的横向承载能力,进而降低了对持力层承载能力的要求,所以,在实际施工中,可以减小地基的开挖深度,降低施工成本和缩短工期,而且能够适用于更多的地质条件;再一方面,能够提高更大的支撑能力,进而能够适用于大跨径,甚至超大跨径的拱桥建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跨径拱桥基础。
背景技术
桥梁基础是桥梁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起着将桥梁结构自重及所受荷载传递至地基的重要作用。
对于拱桥而言,拱桥上部结构可以将很大一部分自重及所受荷载转化成内部压应力,由于这一特性,相比较于其他结构形式的桥梁,拱桥所传递给基础的荷载除竖向荷载外,还有很大的横向荷载。
基于上述的结构特性,在目前的拱桥设计中,其基础形式通常被设计为明挖扩大基础或群桩基础,随着研究的深入,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在拱桥的建筑设计中,上述的这两种基础形式均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具体如下述:
明挖扩大基础:在基础位置进行明挖施工,开挖至持力层后,在持力层上进行基础的浇筑,此种形式的基础,具有较大的刚性以及横、竖向承载力,是目前拱桥设计中最为常用的基础形式。
但是,明挖扩大基础对于地基持力层的性质要求极高,需要承载力较高的岩石层作为其持力层。因此,对于覆盖层较厚的地质情况,施工成本急剧增大,在有限的成本预算情况下,此基础形式明显不适用。
群桩基础:在基础位置设置多根基桩,相比较于明挖扩大基础而言,可以相对的减少施工成本,进而用于地基覆盖层较厚的施工情况。
但是,群桩基础横向承载力较小,对于小跨径拱桥而言,其传至基础的横向荷载较小,可考虑使用群桩基础。但是,对于大跨径拱桥,由于其传至基础的横向荷载极大,例如:可达到200000KN以上,所以,若依然采用群桩基础,施工成本也会急剧增加,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群桩基础明显也不再适用。
所以,目前需要设计一种适用于大跨径拱桥的,并且能够节约施工成本的新型拱桥基础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拱桥基础结构形式存在:受地质条件限制大,施工成本高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大跨径拱桥的,并且能够节约施工成本的新型拱桥基础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跨径拱桥基础,包括拱座和用于支撑所述拱座的持力层,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持力层外围,所述支撑件用于在横向上支撑所述持力层。
本申请的基础结构,由于设置了用于在横向上支撑持力层的支撑件,由此,大幅提升了本申请基础的横向承载能力,支撑件的尺寸根据实际施工中,持力层所受横向载荷的大小进行确定。由于支撑件的设置,提高了基础结构的横向承载能力,进而降低了对持力层承载能力的要求,所以,在实际施工中,可以减小地基的开挖深度,降低施工成本和缩短工期,而且能够适用于更多的地质条件;再一方面,也是由于对基础持力层横向承载能力的加强,使得采用本申请的基础结构,能够提高更大的支撑能力,进而能够适用于大跨径,甚至超大跨径的拱桥建设。
优选的,所述支撑件为竖直设置。支撑件竖直设置,能够有效避免支撑件受到的竖向载荷,如此,一方面是:使支撑件只承受水平方法的横向载荷,避免竖向载荷过大而损坏支撑件,保证支撑件结构安全性;另一方面,是使得支撑件受力更加明确,方便结构设计,减小设计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进而提高了结构设计的可靠性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大学;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66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制墙板翻板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立式复合墙板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