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凝集试验分析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6780.8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65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英;闫鸿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智英;闫鸿远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G01N35/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刘景祥 |
地址: | 154100 黑龙江省鹤***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凝集 试验 分析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全自动凝集试验分析仪,属于医疗检测设备技术领域。一种全自动凝集试验检测分析仪,所述检测分析仪包括分析仪工作台、加压装置、样本载架、试剂载架、稀释条载架、吸头载架、微量反应板废弃装置、影像摄取装置、微量反应板孵育装置90、微量反应板震荡混匀装置、加样盘和微量反应板供给装置等部件。所述试验检测分析仪具有提高检测效率和降低检测错误率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自动凝集试验分析仪,属于医疗检测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凝集反应分为直接凝聚凝集反应和间接凝集反应,直接凝集反应是在适当的电解质参与下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间接凝集反应,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先吸附于适当大小颗粒性载体表面,然后与相应的抗体(抗原)作用,在适当电解质存在条件下,出现特异性凝集现象,可用于检测各种抗体和可溶性抗原,敏感性高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明胶间接凝集反应是目前肺炎支原体和梅毒螺旋体感染抗体检测,应用最广泛临床实验室检测方法之一,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性高特异性强,在各大中小医院实验室应用。现有凝集反应均采用人工检测方式,检测自动化水平相对较低,凝集试验检测通常在微量反应板或是纸板上人工操作,效率较低,肉眼判读结果,不仅增加了操作者劳动强度,不同操作者间也会存在判读差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人工检测耗时长和检测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全自动凝集试验检测分析仪,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自动凝集试验检测分析仪,所述检测分析仪包括分析仪工作台1;所述分析仪工作台1台面中间设有物体移动通道2;所述物体移动通道2上活动安装有微量反应板运送装置130;所述物体移动通道2的一侧从分析仪工作台1的首端至尾端依次设有加压装置3、样本载架10、试剂载架20、稀释条载架40和吸头载架50;在所述吸头载架50对应的分析仪工作台1的台体内设有废弃吸头收集盒140;所述试剂载架20包括自动混匀试剂装置30和试剂推送架;所述物体移动通道2的另一侧从分析仪工作台1的首端至尾端依次设有微量反应板废弃装置110、影像摄取装置100、微量反应板孵育装置90、微量反应板振荡混匀装置80、加样盘70和微量反应板供给装置60;在所述分析仪工作台1一侧的台体边缘上设有加样装置4;所述加样装置4包括柜体41;所述柜体41的顶端沿柜体方向设有横向导轨和纵向导轨;所述加样机械臂42通过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活动安装于横向导轨和纵向导轨上。
进一步地,所述微量反应板孵育装置90包括恒温外罩901和微量反应板孵育载架箱903;所述恒温外罩901的背板内表面上设有与底板垂直的直线导轨902;所述直线导轨902的顶端与所述恒温外罩901的顶板内表面相连;所述直线导轨902的底端设置于恒温外罩901的底板内表面相连;所述微量反应板孵育载架箱903通过固定件904活动安装于所述直线导轨902上;所述恒温外罩901前板上设有开口911,在所述开口911下方的恒温外罩901前板内表面上设有密封挡板907;所述微量反应板孵育载架箱903的两个侧壁内表面设有多组对应的微量反应板支架909;所述微量反应板支架909上设有定位点910;所述微量反应板孵育载架箱903内部设有的多个承载托板908固定安装于微量反应板孵育载架箱903的背板内表面上;所述微量反应板孵育载架箱903顶部设有垂直于顶板的孵育箱封口板906;在所述微量反应板孵育载架箱903沿直线导轨902移动至所述密封挡板907密封住微量反应板孵育载架箱903时,所述孵育箱封口板906位于所述开口911处,并将其封口;所述恒温外罩901底部外表面设有驱动电机905。
进一步地,所述恒温外罩内置有温控电子装置,用于使孵育箱内的温度恒定。
进一步地,微量反应板振荡混匀装置,其搭载微量反应板的平台上设有固定挡板和定位点,用于避免仪器工作时微量反应板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混匀试剂装置包括可旋转的试剂搭载盘,驱动连接杆和驱动装置,用于混匀试剂。所述试剂搭载盘与所述驱动连接杆的活动端相连;所述驱动连接杆的驱动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智英;闫鸿远,未经张智英;闫鸿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67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