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温百叶窗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87286.3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9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鹏;谢惠明;程海涛;朱志会;梁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福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7/08 | 分类号: | E06B7/08;E06B9/52;F24F5/00;A01M29/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0016 北京市朝阳区将***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温 百叶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风降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降温百叶窗。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工艺生产装置在运行当中,对室内工作环境的温湿度要求不断增加。工艺生产催生的大量工业产品不断转型到生活领域,使生活工作中的技术应用内容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大了对室内环境温湿度调控运用的需求。
随着信息社会的形成,全球范围内的生产生活需求特征逐渐趋同,在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的地区中,对良好工作环境的需求自始至终都是一样的。那么能够达到同样功效的低成本产品,在任何领域都是社会发展谋求的重要一环。
工业生产中,存在大量需要设置通风系统的工艺厂房。很大一部分通风的目的,是通过机械排风带走工艺设备散发出的大量热量。排风的同时,利用可开启外窗或普通百叶窗自然补风,完成气流的正常置换。然而在气温高的季节,室外高温气体会随着窗口带到室内,不利于室内热量的散发,机械排风的降温效果不理想。
目前,在实际生产中,建筑外窗均为普通可开启玻璃窗或普通百叶窗。不能有效减少室外高温气体进入室内,机械通风的效果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温百叶窗。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降温百叶窗,包括降温百叶窗框架及安装在降温百叶窗框架内的降温百叶窗窗芯,所述降温百叶窗窗芯靠室内的一面依次装有纤维湿帘和防虫网,所述降温百叶窗窗芯靠室外的一面装有防虫网;
所述降温百叶窗窗芯包括室内侧窗芯栅格和室外侧窗芯栅格,所述室内侧窗芯栅格和室外侧窗芯栅格均设有通风孔和封闭孔,同侧的通风孔在同侧的窗芯栅格中间隔布置,室内侧窗芯栅格的通风孔与室外侧窗芯栅格的通风孔对应布置。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降温百叶窗,能有效控制补风带来的额外热量,能够将通风降温作用最大化。能满足高效率、低成本来实现室内快速降温的要求,该产品安装在设置有排风系统同时对湿度要求不高的环境中,起到配合通风系统快速有效降低室温的作用。具有成本低、安装简易、效果明显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降温百叶窗的室内侧(不含部件7、9)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降温百叶窗的室外侧(不含部件9)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1-1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降温百叶窗的原理图。
图中:
1-降温百叶窗框架(铝合金型钢);2-降温百叶窗窗芯(金属焊接格栅);3-室内侧通风孔;4-室内侧封闭孔;5-室外侧通风孔;6-室外侧封闭孔;7-纤维湿帘(纸质纤维材料);8-蓄水槽(普通钢板焊接);9-防虫网(铁丝编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本发明的降温百叶窗,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是:
包括降温百叶窗框架及安装在降温百叶窗框架内的降温百叶窗窗芯,所述降温百叶窗窗芯靠室内的一面依次装有纤维湿帘和防虫网,所述降温百叶窗窗芯靠室外的一面装有防虫网;
所述降温百叶窗窗芯包括室内侧窗芯栅格和室外侧窗芯栅格,所述室内侧窗芯栅格和室外侧窗芯栅格均设有通风孔和封闭孔,同侧的通风孔在同侧的窗芯栅格中间隔布置,室内侧窗芯栅格的通风孔与室外侧窗芯栅格的通风孔对应布置。
该降温百叶窗的底部设有蓄水槽,所述蓄水槽底部设有放水口。
所述室内侧窗芯栅格的栅格间距50mm;所述室外侧窗芯栅格的栅格间距100mm。
所述室内侧窗芯栅格的通风孔规格50mm×50mm;所述室内侧窗芯栅格的通风孔规格100mm×100mm。
所述封闭孔为隔热材料封堵栅格的结构。
所述降温百叶窗框架为铝合金型钢制作,外形尺寸1000mm×1000mm。
所述纤维湿帘由纸质纤维材料压制成蜂窝结构,整体为可拆卸安装。
所述防虫网由铁丝编织,网孔规格5mm×5mm。
本发明的降温百叶窗,联合机械排风系统快速有效降低室内温度,用以解决生活生产中通风降温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是一种低成本、原理简单同时效果明显的通风降温措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福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福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72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