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移动电动汽车电池充电柜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87883.6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4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马美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美英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F16M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245 | 代理人: | 曹玉琳 |
地址: | 7101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电动汽车 电池 充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移动电动汽车电池充电柜。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电动汽车的充电问题一直困扰着驾乘人员,由于电动汽车电池的充电时间较长,在对电动汽车的电池进行充电时,需要整车直充,电动汽车在充电过程中不能使用,目前,现有的公用充电设备一般为充电桩,其主要适用的对象为城市出租车以及电动公交车等,并不面向私家车,私家车多使用自身的充电桩充电,充电时,需要回到充电桩充电,且在充电时,车辆无法使用,限制了私家电动汽车的行驶距离,导致私家车无法进行长途使用,极大的限制了私家车的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电动汽车电池充电柜,它能够进行换电充电,电池充电时,不影响车辆的使用,能够满足电动汽车长途使用的需求,适合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能够远程监控电池分仓内的电池的状态,便于用户查询电量,准确定位更换电池,节约时间,适用于多种型号电池的充电。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移动电动汽车电池充电柜,包括充电柜本体,所述充电柜本体的底部对称设有固定挡板,所述固定挡板的顶部的一端设有合页,所述固定挡板通过合页与充电柜本体铰接,所述充电柜本体的底部设有滚轮,所述充电柜本体的下部设有电池框,所述电池框内设有若干个电池分仓,所述电池分仓内设有电池、通讯模块、电池容量检测模块、微控制器、正极充电线、负极充电线,所述通讯模块、电池容量检测模块均与微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充电柜本体的上部设有电源分配框,所述电源分配框上设有与电池分仓相适应的电源空开开关,所述正极充电线、负极充电线均与电源空开开关电连接,所述电源分配框的下部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镶嵌在电源分配框上且与微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电源分配框的顶部设有交流转直流模块,若干个所述电源空开开关并联后与交流转直流模块电连接,所述交流转直流模块上设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远离交流转直流模块的一端设有连接头。
所述充电柜本体的一侧设有可折叠把手。
所述电源分配框上设有防雷接线柱。
所述显示屏为触摸屏。
所述电池上设有正极铜鼻子接头、负极铜鼻子接头,所述正极铜鼻子接头与负极铜鼻子接头的接口类型不同,所述正极充电线上设有与正极铜鼻子接头相适应的正极接头,所述负极充电线上设有与负极铜鼻子接头相适应的负极接头。
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固定挡板的高度大于滚轮的高度,固定挡板的顶部与充电柜本体的底部接触时,扣死滚轮,避免移动,能够防止充电柜本体晃动,翻转固定挡板,解锁滚轮,实现充电柜移动,本发明安装维护方便、便于管理,适合各种场所快速部署,通过连接头与市电连接,实现充电柜本体引电,交流转直流模块实现交流转换为可以为电池充电的直流,交流转直流模块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更换,可以适合各种型号动力电池充电,每个电池分仓对应一个电源空开开关,实现每个电池独立充电,电池容量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池的充电状态,显示屏实现整个机柜电池充电信息显示,通讯模块实现将每个电池分仓电池充电信息实时上报,便于远程监控充电柜每个电池分仓电池电量情况,便于用户查询电量,准确定位更换电池,节约时间,电池分仓内设有电池,可以直接替换使用,能够进行换电充电,电池充电时,不影响车辆的使用,相比充电桩,可以满足交通工具快速完成动力电池完成充电,适合快节奏的现代社会。
2、本发明的充电柜本体的一侧设有可折叠把手,能够便于推动本发明,能够便于本发明的移动。
3、本发明的电源分配框上设有防雷接线柱,防雷接线柱通过接地线连接外部防雷接地排,实现整个充电柜本体的接地,能够保证使用安全。
4、本发明的显示屏为触摸屏,能够便于人机交互。
5、本发明的电池上设有正极铜鼻子接头、负极铜鼻子接头,所述正极铜鼻子接头与负极铜鼻子接头的接口类型不同,所述正极充电线上设有与正极铜鼻子接头相适应的正极接头,所述负极充电线上设有与负极铜鼻子接头相适应的负极接头,能够避免充电时,电池的正负极误接,能够避免损坏电池。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的电路连接图;
附图4是本发明的控制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美英,未经马美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78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无线电能传输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 下一篇:电动汽车车内自动循环充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