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通道吸气静音腔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88060.5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4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胡雨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雨思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音室 连通机构 吸气 连通通道 多通道 静音腔 压缩机 进气口 噪音 制冷压缩机 出气口 连通管 能效比 频段 两室 零部件 增设 改进 | ||
本发明涉及制冷压缩机的零部件改进技术,是一种多通道吸气静音腔,它包括有上静音室和下静音室以及装在两室之间的连通机构组成,且在上静音室设有出气口,下静音室设有进气口,其特征是:在连通机构上设计有一个主连通通道和若干个副连通通道,本发明通过在连通机构上增设连通管,降低不同频段的噪音,既可以提高压缩机的能效比,又可以降低压缩机的噪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压缩机的零部件改进技术,尤其是一种用于全封闭往复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多连通管吸气消音腔。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冰箱(冷柜)用全封闭制冷压缩机中,普遍采用的吸气消音腔,是由上静音室、下静音室以及装在两室之间的连通机构组成,传统吸气消音腔中的连通机构均设计为单连通管结构,设计制作简便,根据压缩机的排量大小,可以选择合适的连通管孔径。一般情况下,为了能达到较高的能效比,会适当选择较大孔径。然而在压缩机排量在200W以上时,选择合适的压缩机连通机构孔径尤为困难,孔径大了,压缩机噪音值会显著上升;孔径小了,压缩机的吸气效率降低,且不能满足当今超高效压缩机的性能要求。随着能效等级、节能环保的观念深入人心,超高效压缩机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生存的必然要求。那么如何平衡噪音与性能的设计矛盾就显得尤为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好吸气消音腔噪音与性能的矛盾问题,既要使吸气消音腔具有良好的降噪功能,同时又能提高压缩机吸气效率,设计出一种多通道吸气静音腔。
本发明的具体方案是:针对现有的吸气消音腔进行改进,它包括有上静音室和下静音室以及装在两室之间的连通机构组成,且在上静音室设有出气口,下静音室设有进气口,其特征是:在连通机构上设计有一个主连通通道和若干个副连通通道。
本发明中所述主连通通道为水平管、竖直管或U型管,当然还可以是其它形状。
本发明中所述在连通机构上设有一个主连通通道和一个副连通通道。
本发明中所述主连通通道内径为φ10-φ12mm,壁厚为4.5-5mm,总长度为33-35mm。
本发明中所述副连通通道内径为φ8.5-φ10mm,壁厚为4.5-5mm,总长度为26-30mm。
全封闭往复活塞式制冷压缩机,主要是控制制冷剂的循环。在保证循环正常的前提下,我们要求压缩机对能量的损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尽可能减小,压缩机寿命尽可能加长。其中减小能量损耗主要表现在相同制冷量的情况下,减小输入功率,提高压缩机的COP值。
压缩机的输气系数,即总容积效率λ=λv×λp×λl×λt,其中λv为容积系数,λp为压力系数,λl为泄漏系数,λt为温度系数。制冷剂通过压缩由排气管排出,从吸气管回收。回收的制冷剂由吸气消音腔进气口进入吸气消音腔内部,由于连通管并不是与消音腔进气口密封相连,之间有一段距离,通过热力学原理我们可知在制冷剂进入连通管前,会迅速膨胀,而不是立即迅速的进入连通管,有一部分会溢出,能量得到释放,此时可以起到降低噪音的作用,但是溢出的未被连通管直接吸入到气缸中的制冷剂对压缩机的输气效率有直接影响,如果把连通管孔径设计大一点,虽然便于对制冷剂的吸收,却通过试验证明这不利于噪音的降低。这部分制冷剂,有一些会通过消音腔的排油孔溢出,直接导致制冷剂的泄漏损失,影响泄漏系数λl,对压力系数λp也有一定影响;另有一些会在吸气消音腔内部经过一段时间的流动后进入连通管,在这段时间内,低温的制冷剂受壳体内部热量的热传递作用升温,密度变小,这样进入气缸,同样降低了压缩机的吸气效率。
本发明主要是在充分保证吸气消音腔降噪效果的同时,通过在吸气消音腔中增加一个或者多个副连通通道,建立溢出的制冷剂进入气缸的又一条通道,制冷剂从进气口进入消音腔后,如果未能从主连通通道进入气缸,还可以提通过副连通通道进入气缸,由此尽可能的充分吸收制冷剂到气缸中,提高压缩机的输气系数,提高压缩机的制冷量,使压缩机的能效比获得提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雨思,未经胡雨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80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缩机机芯柔性支撑结构
- 下一篇:共振消声结构及具有其的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