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相变储能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88463.X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9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张长星;张人华;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叹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5/06 | 分类号: | C09K5/06;H01M10/658;H01M10/659;H01M2/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芊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1 | 代理人: | 彭秀丽 |
地址: | 20160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热材料 相变储能 隔热 储热材料 制备 应用 气凝胶隔热材料 相变储能微胶囊 电子设备领域 微电子元器件 相变储能材料 电子元器件 高速运行 基体树脂 热量隔绝 相变材料 储能 储存 | ||
1.一种相变储能微胶囊用于制备相变储能隔热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储能微胶囊是以相变材料为芯材,以有机高分子材料为胶囊壁的核壳结构。
2.一种相变储能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包括基体树脂,以及填料;所述填料包括气凝胶隔热材料和相变储能微胶囊;
所述相变储能微胶囊是以相变材料为芯材,以有机高分子材料为胶囊壁的核壳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变储能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凝胶和相变储能微胶囊的质量比为1:10-10:1;
所述填料与所述基体树脂的质量比为1:10-10: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相变储能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体树脂选自聚氨酯、有机硅、环氧树脂、橡胶、硅胶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气凝胶选自硅系、碳系、硫系、金属氧化物系以及金属系气凝胶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相变材料为石蜡。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相变储能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壁是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和乙二胺为聚合单体,在水作为聚合介质存在下,与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为乳化剂经界面聚合制得的脲醛材料。
6.一种制备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相变储能隔热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选定量的所述气凝胶和所述相变储能微胶囊分散于所述基体树脂中的步骤,即得所需的相变储能隔热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所述相变储能隔热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备所述相变储能微胶囊的步骤,具体包括:取所述相变材料加热至熔融态,加入至所述聚合介质中混匀,并加入所述乳化剂,高速搅拌将所述相变材料分散成细小乳液滴;随后调节体系温度至70-80℃,并加入所述聚合单体进行界面聚合包覆,得到所述相变储能微胶囊。
8.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相变储能隔热材料用于制备动力电池系统用隔热缓冲组件的用途,所述隔热缓冲组件包括隔热缓冲垫片、隔热缓冲膜、隔热缓冲棉片。
9.一种动力电池系统用隔热缓冲组件,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相变储能隔热材料制得。
10.一种制备权利要求9所述动力电池系统用隔热缓冲组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所述相变储能隔热材料辊涂或挤出于离型膜上,于常温或加热固化的步骤,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叹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未经上海叹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846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