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秋葵有色粘胶纤维家居服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9040.X | 申请日: | 2016-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36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值英;翁冰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发拉比妇婴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2/06 | 分类号: | D01F2/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吴倩 |
地址: | 51504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秋葵 有色 粘胶 纤维 家居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秋葵有色粘胶纤维家居服,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步骤包括采摘纤维化的黄秋葵经备料,制备纳米纤维,碱化,黄化,溶解,过滤,脱泡,纺丝,后处理工艺制备成粘胶纤维及家居服,本发明以黄秋葵为原料制备粘胶纤维家居服,为粘胶纤维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原料,丰富了粘胶纤维的多样性,缓解了粘胶纤维资源的不足,并且变废为宝,发挥了纤维化的黄秋葵的附加值,挽回农户损失,并为实现增收创造条件;本发明的粘胶纤维自带颜色无需进行后期染色,避免了染色过程中的化学试剂残留造成对皮肤的伤害。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为申请号为“201610641349.2”,申请日为“2016.08.05”,发明名称为“一种黄秋葵有色粘胶纤维的制备方法及所得家居服”的发明专利的分案申请。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世界能源危机的影响,人们逐渐认识到天然环保型材料的优点,尤其对服装类天然环保型材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其中织物废弃后能自然降解的粘胶纤维就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粘胶纤维是以棉或其它天然纤维为原料生产的纤维素纤维。在12种主要纺织纤维中,粘胶纤维的含湿率最符合人体皮肤的生理要求,具有光滑凉爽、透气、抗静电、染色绚丽等特性。当前人们用来生产粘胶纤维用浆粕的主要原料是阔叶木、针叶木或棉短绒。但是由于随着近年来粘胶纤维工业和造纸工业的迅速发展,对阔叶木、针叶木和棉短绒需求量大大增加,导致了用来生产粘胶纤维用浆粕的原料空前紧张。结合人们越来越注重贴身衣物的舒适性,多样性需求,开发新的粘胶纤维原料极为重要。
纤维化的黄秋葵是指错过最佳的采摘时机,纤维增多,肉质已经老化了的黄秋葵,这种黄秋葵失去了商业价值,只能废弃扔掉或作为饲料使用,黄秋葵的最佳采收时间是花谢后7—8天,时间很短,一旦错过很容易纤维化,不再受市场欢迎,通常对于大面积种植的黄秋葵,最佳采收时间无法统一,因此,每次采摘下来的黄秋葵总有较多已经纤维化,废弃扔掉给农户带来重大损失,因此,开发纤维化的黄秋葵的附加值对于农户来说至关重要,同时也能够充分利用国家的生物质资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着爽滑、柔软、亲肤的黄秋葵有色粘胶纤维家居服。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以下方法实现:
一种黄秋葵有色粘胶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备料:取纤维化的黄秋葵置于沸水中蒸煮10-30min,取出后置于50-80℃烘干,粉碎成30-50目的黄秋葵粉末后,加入到与黄秋葵粉末重量相同的质量分数为60%的乙醇水溶液中,浸泡30min后,50-60℃烘干后,加入质量为黄秋葵粉末1-2倍的质量分数为5%的CuSO4水溶液中在温度为40-50℃下浸泡20-30min,之后烘干,水洗、过滤、再次烘干,得到二级黄秋葵粉末;
步骤二、制备纳米纤维:将步骤一得到的二级黄秋葵粉末置于球磨机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2%二氢硫辛酸水溶液研磨20-30小时,获得粒径为20-100nm的纳米纤维粉;
步骤三、碱化:将步骤二得到的纳米纤维粉按照质量比1:(0.4-0.8)加入质量分数为50-7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升温至50℃后保温半小时,然后按照2℃/min的速度升温至70℃,保温反应5-8小时,得到碱纤维液;
步骤四、黄化:将步骤三中碱纤维液中加入质量为步骤二所述纳米纤维粉0.2倍的二硫化碳,在温度为50℃条件下反应6-8小时,制成纤维素磺酸酯;
步骤五、溶解:将步骤四中的的纤维素磺酸酯溶解于为其重量2-3倍的质量分数为5-9%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升温至70-80℃条件下溶解2小时得到溶解液;
步骤六、过滤:过滤步骤五中的溶解液去掉未溶解部分得到滤液;
步骤七、脱泡:将步骤六中的滤液在50℃条件下真空静置脱泡,得到脱泡液,脱泡液甲纤质量分数为8.5-10%,粘度为30-50s,熟成度为9-10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发拉比妇婴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发拉比妇婴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90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