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数字化变电站现场应用的多间隔仿真测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0001.1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9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杨高峰;谢兵;曾志安;刘华毅;邹刚;张洪涛;吴松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市区供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真主机 模拟量 子机 保护装置 数字化变电站 合并单元 输出 仿真测试系统 智能电网系统 测试 闭环测试 测试系统 电力线路 动作节点 动作逻辑 仿真测试 仿真输出 光纤连接 接收开关 全站系统 同步控制 故障点 远距离 运行时 加量 应用 光纤 返回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化变电站现场应用的多间隔仿真测系统,所述的测试系统利用DSP技术对电力线路中故障点及其保护装置之间的动作逻辑进行仿真测试,包括仿真主机、模拟量输出子机,所述的仿真主机与模拟量输出子机通过光纤连接。本发明所利用的测试方法为将多个模拟量输出子机分别放置到不同间隔的合并单元装置前,使用仿真主机通过光纤远距离同步控制仿真输出,同时给多个合并单元加量测试,可接收保护装置动作返回的Goose信号也可接收开关量动作节点实现闭环测试,实现智能电网系统的联调,真实的反映全站系统真正运行时的工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故障测试与仿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化变电站现场应用的多间隔仿真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对电能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集中和分配的场所,所以变电站二次系统质量的优劣与否,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本身的正常安全运行,同时也对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大的影响。尤其近年来数字化变电站的巨大发展。智能变电站二次保护系统调试成为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目前智能变电站对继电保护系统的测试还是以单元件测试为主,对装置进行定点校验,并不进行全站系统的联调,并不能完全真实的反映全站系统真正运行时的工况。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数字化变电站现场应用的多间隔仿真测试方法,用于测试保护装置与保护装置之间动作逻辑;且能更可靠的验证保护装置动作正确性保证变电站可靠运行。
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数字化变电站现场应用的多间隔仿真测试系统,所述的系统采用分布式控制输出,包括仿真主机、模拟量输出子机,所述的仿真主机与模拟量输出子机通过光纤连接,所述的模拟量输出子机输出3路模拟量电流4路模拟量电压,给模拟量输入的合并单元加量,所述的模拟量输出子机子机具有开关量输入和输出接口,可采集保护装置或智能终端返回的节点信号,用于闭环测试。
进一步的,所述的仿真主机具有一路及其一路以上输出光口,且每个光口控制一台模拟量输出子机;
所述的仿真主机还包括Goose收发光口,用于接收保护装置的数字跳闸信号,实现闭环测试。
所述的仿真主机与子机键通讯采用IEC61850-9-2协议传输;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仿真主机的DSP处理器芯片为TMS320VC33。
进一步的,所述的母线合并单元、线路合并单元、主变高压侧合并单元在测试系统中为分布式布置,其各单元间隔距离为10米至100百米远。
本方案提出测试系统主要利用的测试方法为通过多个模拟量输出子机给多个远距离分布的合并单元加量,合并单元再给保护装置,本方案可同时增加合并单元同步性测试,也可以同时给多个保护装置加量,同时测试多个保护之间的动作逻辑。
有益效果: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其显著的效果在于,本发明提出的仿真测试系统通过测试智能电网中保护装置与保护装置之间动作逻辑,利用DSP技术对全站系统进行仿真和联调,真实的反映全站系统真正运行时的工况,在变电站单体调试与单间隔整组测试后,进行多间隔的动作逻辑测试,能更可靠的验证保护装置动作正确性保证变电站可靠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测试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仿真测试仪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模拟量输出子机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DSP仿真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的说明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的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市区供电分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市区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00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