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掺粉煤灰的氧化石墨烯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0304.3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7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吴玉友;阙龙鑫;崔昭阳;魏志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1B32/198;B28B11/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谢泳祥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氧化石墨烯 粉煤灰 混凝土 高强高性能 砂浆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聚羧酸高效减水剂 氧化石墨烯溶液 混凝土水泥 水泥用量 用量减少 质量份 河沙 配比 碎石 成型 浇筑 养护 环境保护 水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粉煤灰的氧化石墨烯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氧化石墨烯砂浆包括下述质量份数的原料:水泥314.5份、水166份、天然河沙652份、碎石1210份、粉煤灰55.5、聚羧酸高效减水剂7.4份、氧化石墨烯溶液原料13.875份;所述氧化石墨烯砂浆的制备方法包括原料的配比、原料的混合、浇筑、成型及养护,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按本发明制备的掺粉煤灰的高强高性能氧化石墨烯混凝土价格是其它技术制备同类产品价格的二分之一;同时,与其它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设计和制备相比,按本发明制备的相同性能的高强高性能氧化石墨烯混凝土水泥用量减少20%。同时,水泥用量的减少,有利环境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混凝土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混凝土广泛地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桥梁、港口等土木工程领域。据报道,自2011以来全世界年均生产36亿水泥,其中百分之五十五以上来自中国。混凝土具有较高抗压强度,但高脆性、抗拉强度低、延性与韧性较差、易开裂和低抗渗透性能,在机械荷载和环境荷载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其耐久性能降低,结构提前破坏或失效。同时,绿色及可持续发展是时代的必然,大量使用混凝土,需要生产大量水泥,严重影响环境。
世界各国科学家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目前主要技术是:
(1)降低水灰比,这种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为水灰比越小,强度越高,但没有提高水泥水化能力,无法从根本上改善凝胶微观结构,因而对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的作用有限。同时,水灰比减小意味着水泥用量增加,价格相应增加,并且大量生产水泥会产生更多环境污染;
(2)添加纤维(如碳纤维、钢纤维、玻璃纤维),这种方法主要存在的问题为该技术只是从宏观上阻止混凝土的裂纹增长,但没有提高水泥水化能力,无法从根本上改善凝胶微观结构,因而对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的作用有限;
(3)添加碳纳米管,这种方法主要存在的问题为通过填充使凝胶更密实,没有提高水泥水化能力,无法从根本上改善凝胶微观结构,因而对提高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作用有限。并且价格高,不利于推广应用。
氧化石墨烯是石墨烯经过氧化处理后的产物,它继承了石墨烯许多优异的性能,例如高抗拉强度、大比表面积,更好的亲水性和便宜的价格,并且不导电,使得氧化石墨烯比其它纳米材料更适合与混凝土复合,氧化石墨烯有皱纹的表面与凝胶产生了机械自锁、氧化石墨烯与凝胶裂纹之间的强共同作用抑制了裂纹的扩展、氧化石墨烯促进了水泥水化、以及强界面作用力的形成,从根本上提高混凝土(水泥净浆、水泥砂浆及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抗折强度、抗压强度等。同时,适当掺入氧化石墨烯改善了混凝土的微观孔结构,提高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抗碳化和抗冻性能等。但是,目前掺粉煤灰的氧化石墨烯混凝土的制备工艺成本太高,难以应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掺粉煤灰的氧化石墨烯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优化原料的配合比,且优化了生产工艺,使所述掺粉煤灰的氧化石墨烯混凝土不仅满足强度要求,而且价格低,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掺粉煤灰的氧化石墨烯混凝土,所述混凝土包括下述质量份数的原料:水泥314.5份、水166份、天然河沙652份、碎石1210份、粉煤灰55.5分、聚羧酸高效减水剂7.4份、氧化石墨烯溶液原料13.875份,所述氧化石墨烯溶液原料中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固含量为1.6%,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层厚度为1~2nm,其片径为10μm,纯度>99%,且氧化石墨烯纳米片表面具有大量含氧基团,具有良好的亲水性,不导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03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