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回收钢纤维表面橡胶层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90789.6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74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妍;董文洋;方权;尹新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任漱晨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纤维 表面 橡胶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收钢纤维表面橡胶层处理方法,先对钢纤维进行局部的高温处理,通过一个圆形的80度高温圆孔道,以此来降低钢纤维表层橡胶的粘结强度和橡胶的韧性,为后续剥离做前期的准备;接着通过一个铬钒合金钢孔道夹具,剥离较大块残留的橡胶块,方便接下来残留橡胶的精细处理;通过这一步的初步处理之后再通过直径1.5mm或1.0mm的孔道口,以此将最后一层残留钢纤维表面的薄橡胶层清除干净。本发明通过一系列的工艺,对从轮胎中提取出来的钢纤维表面的粘结橡胶层剥离,从而让胎圈钢纤维在工程应用时,可以与混凝土有更好的粘结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收钢纤维表面橡胶层处理方法,涉及钢纤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纤维具有极好的韧性,与混凝土有良好的粘结性,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桥梁、隧道等多种工程领域。回收钢纤维是一种从废旧轮胎中提取出来的沿着轮胎环向的高强胎圈钢丝,强度一般能有470MPa,由于其具有较高的强度并与混凝土能良好的工作在一起,并很好的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迫切需要将回收钢纤维的处理进行工业化实施,方便其在土木工程领域广泛的推广应用。现有的钢纤维主要是通过钢厂用工业钢水筑模炼制而成,而没有从轮胎中提取出胎圈钢丝来合理应用于工程领域。从轮胎中直接提取出来的回收钢纤维表面有一层薄薄的橡胶层,钢纤维表面的橡胶层会降低混凝土与钢纤维的粘结作用,最终会降低构件的承载能力。在使用回收钢纤维之前需要将这层橡胶层去除干净,以保证回收钢纤维混凝土的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收钢纤维表面橡胶层处理方法,以便通过一系列的工艺将钢纤维表面的粘结橡胶层剥离干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回收钢纤维表面橡胶层处理方法,先对钢纤维进行局部的高温处理,通过一个圆形的80度高温圆孔道,以此来降低钢纤维表层橡胶的粘结强度和橡胶的韧性,为后续剥离做前期的准备;接着通过一个铬钒合金钢孔道夹具,剥离较大块残留的橡胶块,方便接下来残留橡胶的精细处理;通过这一步的初步处理之后再通过直径1.5mm或1.0mm的孔道口,以此将最后一层残留钢纤维表面的薄橡胶层清除干净。
具体步骤如下:
(1)将采用80度高温局部处理装置,用于对钢纤维表面的橡胶进行高温处理;该装置中间为半径为22mm的圆形孔道,用于钢纤维从中间穿过;周围为半径8mm的热电阻丝2,用于对钢纤维局部升温;热电阻丝镶嵌在耐高温陶瓷板中;整体装置为长为300mm、宽200mm、高200mm的高温电阻箱;
(2)通过高温处理之后,将钢纤维穿过铬钒合金钢夹具中,该夹具尺寸为长202mm、宽240mm、高40mm;夹具前段有一个梯形的楔口,梯形上底为22mm、高为90mm,沿着梯形延伸为正规矩形;整个夹具中间留有直径2mm的孔道口,用于钢纤维穿过,两边为半径5mm的螺栓孔,共有10个螺栓孔,用于夹具的固定;
(3)对钢纤维进行初步的橡胶处理之后,将进行第三部工艺;此工艺夹具为铬钒合金钢夹具,该夹具前端为类三角形,顶端宽1.6mm,以此顶端往下为两夹角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角形高为20mm;往前延伸为正规矩形,矩形长161.6mm、宽100mm;整个夹具中间留有直径1.6mm或1.1mm的孔道口,作为钢纤维通过孔道,两边为半径5mm的螺栓孔,共有6个螺栓孔,用于夹具的固定。
在某具体实验基础上,对比没有处理表面橡胶层的回收钢纤维混凝土和处理过表面橡胶层的回收钢纤维混凝土,发现没经处理的混凝土其基本力学性能要明显差于处理过的,由于有表层橡胶的存在,钢纤维和混凝土之间极容易出现粘结裂缝的产生,当试件在外荷载作用时,破坏会从粘结不良处产生并延伸开来,最终试件发生脆性破坏,大大降低了其荷载强度值。
同时与普通素混凝土相比,处理过表面橡胶层的回收钢纤维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强度值能普遍提高百分之十五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建筑大学,未经吉林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07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