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器人壳体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1124.7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6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常雪;苏海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璞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3/00 | 分类号: | C08L63/00;C08K13/02;C08K3/34;C08K3/22;C08K5/14;C08K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宁霞光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量份 复合材料 制备 环氧树脂 邻苯二甲基二辛酯 过氧化二叔丁基 三氧化二锑 水杨酸苯酯 碳化硅微粉 苯乙烯 机器人 机器人外壳 原料制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壳体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如下原料制备:环氧树脂30‑50重量份、水杨酸苯酯4‑8重量份、碳化硅微粉1‑5重量份、苯乙烯5‑10重量份、三氧化二锑2‑6重量份、过氧化二叔丁基1‑4重量份、邻苯二甲基二辛酯6‑10重量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环氧树脂、水杨酸苯酯、碳化硅微粉、苯乙烯、三氧化二锑、过氧化二叔丁基、邻苯二甲基二辛酯为原料,各个成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提高了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适合作为机器人外壳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壳体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机器人作为一种包含相当多学科知识的技术,几乎是伴随着人工智能锁产生的。而智能机器人在当今社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大量的领域和岗位都需要机器人的参与,从而使得机器人的研究逐渐得到重视,并且,机器人壳体用材料也是决定机器人性能的重要因素。
现有技术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得到了广泛的报道,例如,申请号为201180045187.1的中国专利文献报道了一种含有木质纤维材料和聚合物的挤出复合材料。所述木质纤维材料是木节或树枝含量为至少10重量%的木质材料;或者树皮;或者其中已经吸收了通过提取木节、树枝或树皮获得的提取物质的木质材料。所述聚合物的量为所述复合材料的重量的5-25%。申请号为201280061149.X的中国专利文献报道了一种复合材料,在具备树脂或橡胶、以及氧化物玻璃的复合材料中,所述树脂或橡胶分散于所述氧化物玻璃中,或所述氧化物玻璃分散于所述树脂或橡胶中,通过加热,所述氧化物玻璃在所述树脂或橡胶的热分解温度以下软化流动。申请号为201480019377.X 的中国专利文献报道了一种在全固体电池的正极中使用时的充放电容量高、负极能够使用不含锂离子的负极活性物质的复合材料。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其包含碱金属硫化物、具有细孔的导电助剂和固体电解质,前述碱金属硫化物、前述导电助剂和前述固体电解质进行了复合化,利用X射线衍射测定的前述碱金属硫化物的峰的半值宽度为1.0°以上。
但是,上述报道的复合材料并不适合作为机器人壳体使用,其强度和韧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壳体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壳体用复合材料,采用如下原料制备:环氧树脂30-50重量份、水杨酸苯酯4-8重量份、碳化硅微粉1-5重量份、苯乙烯5-10重量份、三氧化二锑2-6重量份、过氧化二叔丁基1-4重量份、邻苯二甲基二辛酯6-10重量份。
优选的,环氧树脂40-50重量份。
优选的,水杨酸苯酯4-6重量份。
优选的,碳化硅微粉2-5重量份。
优选的,苯乙烯5-7重量份。
优选的,三氧化二锑2-5重量份。
优选的,三氧化二锑2-4重量份。
优选的,过氧化二叔丁基1-3重量份。
优选的,邻苯二甲基二辛酯8-10重量份。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机器人壳体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环氧树脂30-50重量份、水杨酸苯酯4-8重量份、碳化硅微粉1-5重量份、苯乙烯5-10重量份加入打浆机中,快速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三氧化二锑2-6重量份、过氧化二叔丁基1-4 重量份继续搅拌20分钟,最后加入邻苯二甲基二辛酯6-10重量份,搅拌10分钟,得到机器人壳体用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璞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柳州璞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11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