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多级直流旋风分离器组合阵列的除尘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1420.7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7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晗;蒲文灏;韩东;岳晨;何纬峰;杨宁;毛衍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45/14 | 分类号: | B01D45/1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多级 直流 旋风 分离器 组合 阵列 除尘 装置 方法 | ||
1.一种使用多级直流旋风分离器组合阵列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壳体(2),壳体(2)一端具有进气口(1),另一端设有排气管(6);
壳体(2)内沿轴向还布置若干直流式旋风分离器阵列(9),每一直流式旋风分离器阵列(9)均由若干直流式旋风分离器单元(3)排列组成;
上述直流式旋风分离器单元(3)为一空心圆柱体,内部进口有导流叶片(8),导流叶片(8)固定在直流式旋风分离器单元(3)内壁上,出口处有一直径小于直流式旋风分离器单元(3)的单元排气管(11),单元排气管(11)根部采用渐扩圆弧过渡,单元排气管(11)与直流式旋风分离器单元(3)内壁所夹出的区域为单元排尘通道(10);直流式旋风分离器阵列(9)中相邻单元排气管(11)的渐扩圆弧过渡段构成的沟渠状通道称为排尘沟(12);
壳体(2)内沿中轴线安装排尘管(7),其直径大于直流式旋风分离器单元(3)的直径,排尘管(7)与所有直流式旋风分离器阵列(9)的排尘沟(12)相连通;上述排尘管(7)末端通过一节灰尘排出管(13)与壳体(2)外侧连通;
灰尘排出管(13)安装排尘风扇(4);排气管(6)安装排气风扇(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多级直流旋风分离器组合阵列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直流式旋风分离器阵列(9)为四周高中心低的碗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多级直流旋风分离器组合阵列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直流式旋风分离器阵列(9)从进气口到排气管方向,其所包含的直流式旋风分离器单元(3)数目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多级直流旋风分离器组合阵列的除尘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
含尘气流从进气口(1)进入装置内;
绝大部分含尘气流在排气风扇(5)的作用下进入直流式旋风分离器阵列(9)中的直流式旋风分离器单元(3),在直流式旋风分离器单元(3)内由于导流叶片(8)的作用发生强烈的旋转,含尘气流中密度较大的灰尘在惯性的作用下趋于直流式旋风分离器单元(3)的内壁面,随后在排尘风扇(4)的作用下从直流式旋风分离器单元(3)内的单元排尘通道(10)中排出进入直流式旋风分离器阵列(9)中的排尘沟(12),沿着排尘沟(12)进入排尘管(7);洁净气流在排气风扇(5)的作用下从单元排气管(11)中排出进入下一级直流式旋风分离器阵列(9);
另一小部分含尘气流直接进入直流式旋风分离器阵列(9)中心处的排尘管(7)中,在排尘风扇(4)的作用下,与从各个直流式旋风分离器阵列(9)中排出的尘浓度较高的气体汇流,经灰尘排出管(13)排出装置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142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稻插秧机驱动船板
- 下一篇:一种水稻种植用插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