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常温固化双组份光缆绕线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93826.9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55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志;胥卫奇;刘文兴;沙伟华;杨茂林;杨康;孙哲;张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昊北方涂料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5/04 | 分类号: | C09J175/04;C08G18/62;C08F220/14;C08F212/08;C08F220/18;C08F220/2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代理有限公司 62100 | 代理人: | 武战翠 |
地址: | 73002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常温 固化 双组份 光缆 绕线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常温固化双组份光缆绕线胶及其制备方法,其选用多种不同玻璃化温度的软硬丙烯酸单体,在混合溶剂、引发剂和链转移剂作用下,合成的羟基丙烯酸树脂,作为甲组份;与乙组分:二聚体或三聚体的异氰酸酯,按比例组成常温固化的双组份光缆绕线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施工难度小、可实现常温或低温固化、不同种类的绕线胶脱线力可调(从5g‑80g),固化后具有长久且均匀一致的匝间及层间粘接力,保证光缆线包在贮存时的稳定性及在高速放线过程中光缆能有序顺利地释放的柔性缆用绕线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缆绕线胶,具体涉及一种常温固化双组份光缆绕线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光缆绕线胶是用于保护光纤光缆缠绕过程中的一种胶黏剂,光缆线包是采用平行密绕工艺将制导光纤缠绕于特定的线轴上,其长度大于10km,缠绕层数超过几十层,光纤线间及层间通过粘结剂相互粘结。在放线过程中间要求光缆必须稳定的依线轴的轴向释放,不能折断,否则会造成传输信号的中断,导致传输信号的丢失。因此,光缆线包除应具有十分精密的缠绕工艺外,粘结剂应具有长久且均匀一致的线间及层间粘接力,既能保证光缆线包在长期贮存过程中不出现线包松动、裂缝、端面跨塌和分层脱轴等现象,又能保证高速放线后光缆能够有序顺利地逐匝逐层释放,不出现弯折、断纤等情况。因此,绕线胶的脱线力既不能太小(容易造成线包垮塌),也不能太大(放线过程中光纤容易折断)。目前使用的光缆绕线胶多为双组分高温固化硅橡胶类粘结剂,该类粘结剂存在固化温度高,热固化过程中,因粘结剂粘度及体积的变化容易使光缆线包易产生松散,跨塌、滑移等缺陷、固化时间长,通常固化大于4小时、绕线胶的解脱力偏低、长期储存稳定性差等诸多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使用的双组份高温固化硅橡胶绕线胶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可常温或低温固化、解脱力可调、长期储存性能稳定的丙烯酸聚氨酯双组份光缆绕线胶。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常温固化双组份光缆绕线胶,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份:
低聚物 : 25-75份;
固化剂: 10-25份;
混合溶剂: 10-35份;
催干剂 : 0.01-0.05份;
流平剂: 0.1-2份;
消泡剂: 0.05-2份。
一种上述常温固化双组份光缆绕线胶的制备方法,所述低聚物:分子量0.5-2万,固体份为20%-70%,粘度30-80 mPa.s,选用多种不同玻璃化温度的软、硬丙烯酸单体,在混合溶剂、引发剂和链转移剂作用下合成的羟基丙烯酸树脂;
多种不同玻璃化温度的软、硬丙烯酸单体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中至少任意两种以上。
本发明上述甲组份包括低聚物、混合溶剂、催干剂、流平剂和消泡剂;甲组份的制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配比首先在反应瓶中加入少量(该成分总量的20-30%)不同玻璃化温度的软、硬丙烯酸单体和一半混合溶剂作为垫底,搅拌并缓慢通入氮气,升温至回流温度120℃,保温0.5小时;
步骤(2):然后向步骤(1)中开始滴加剩余的(该成分总量的70-80%)不同玻璃化温度的软、硬丙烯酸单体和少量(该成分总量的40%)混合溶剂、及大部分(该成分总量的90%)引发剂和所有链转移剂组成的第二组份,3-3.5小时滴完,保温反应0.5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昊北方涂料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昊北方涂料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38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