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铅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5343.2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7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友保;唐莹莹;于培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任晨晨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染 土壤 植物 修复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铅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方法,将吊兰置于含铅的营养液中进行水培驯化,然后移栽到铅污染土壤中,栽培,实现对铅污染土壤的修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计的方法驯化后的吊兰能够达到较好修复铅污染土壤的效果。经驯化后的吊兰能显著改变铅污染土壤酶活性,表现为促进过氧化氢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抑制蔗糖酶活性。其作用的大小顺序为:碱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随着驯化浓度的增加,土壤中铅的全量和有效态含量均减少。铅驯化的吊兰主要通过影响土壤中铅的有效态含量,进而影响土壤中铅全量。水培铅驯化处理能有效提高吊兰对土壤铅污染的修复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壤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铅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铅是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分布较广、具蓄积性的环境污染物,我国各个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铅污染现象,铅中毒事件也频频发生。面对土壤铅污染的严峻形势,如何高效修复铅污染土壤已成为当今农业、生态和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铅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方法,利用含铅营养液驯化吊兰,驯化后的吊兰显著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土壤铅的全量和有效态含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铅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吊兰置于含铅的营养液中进行水培驯化,然后移栽到铅污染土壤中,栽培,实现对铅污染土壤的修复。
进一步的,所述含铅的营养液,铅浓度以Pb
进一步的,在水培驯化过程中每5-7天换一次营养液。
进一步的,水培驯化时间为20-25天。
进一步的,所述含铅的营养液的配制方法为:去离子水溶解Pb(NO
所述改良的日本园试配方营养液含有Ca(NO
与现有技术相比,经本发明设计的方法驯化后的吊兰,能够达到修复铅污染土壤的要求。经驯化后的吊兰能显著改变铅污染土壤酶活性,表现为促进过氧化氢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抑制蔗糖酶活性。其作用的大小顺序为:碱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随着驯化浓度的增加,土壤中铅的全量和有效态含量均减少。铅驯化的吊兰主要通过影响土壤中铅的有效态含量,进而影响土壤中铅全量。水培铅驯化处理能有效提高吊兰对土壤铅污染的修复效果。而且,水培铅驯化对吊兰在土壤中的生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对吊兰鲜重、根体积和根长表现为低浓度驯化促进生长、高浓度驯化抑制生长的作用;同时铅驯化处理缓解了吊兰在铅污染土壤中受到的伤害,表现为不同浓度铅驯化可不同程度地降低铅污染土壤中吊兰叶片的电导率、MDA含量等。
附图说明
图1驯化处理对铅污染土壤中吊兰叶片电导率的影响;
图2驯化处理对铅污染土壤中吊兰叶片MDA含量的影响;
图3驯化处理对铅污染土壤中吊兰叶片CAT活性和POD活性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师范大学,未经安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53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驱蚊止痒香皂
- 下一篇:可透气散热的软座椅制作安装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