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钢化玻璃手机贴膜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5425.7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7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凯丽方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28 | 分类号: | C08L23/28;C08L71/02;C08L91/06;C08K13/04;C08K3/40;C08K7/14;C08K7/06;C08K3/36;C08J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4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钢化玻璃 手机 | ||
本发明涉及玻璃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磨钢化玻璃手机贴膜。该种耐磨钢化玻璃手机贴膜,由如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碎玻璃35~50份、玻璃纤维20~45份、碳纤维4~14份、陶粒1~5份、石英砂5~12份、三氧化二铝11~22份、十水硼砂2~11份、氯化聚乙烯10~16份、聚乙二醇3~10份、石蜡4~9份、脂肪酸酰胺3~8份、醋酸4~8份、二羧甲基丙酸2~7份和辛酸亚锡1~6份。该种耐磨钢化玻璃手机贴膜不易碎、强度高,耐磨性能优异,能很好的保护手机屏幕,原料廉价易得,生产成本低,手感好,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磨钢化玻璃手机贴膜。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智能手机屏幕为玻璃制成,其易碎不耐刮蹭,影响手机的使用寿命,因此,钢化玻璃手机贴膜成为了一种必需品。然而,市面上的钢化玻璃手机贴膜,普遍存在耐磨硬度低,易刮蹭的缺点,影响了贴膜的使用寿命,同时影响了使用者的手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耐磨钢化玻璃手机贴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磨钢化玻璃手机贴膜,由如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碎玻璃35~50份、玻璃纤维20~45份、碳纤维4~14份、陶粒1~5份、石英砂5~12份、三氧化二铝11~22份、十水硼砂2~11份、氯化聚乙烯10~16份、聚乙二醇3~10份、石蜡4~9份、脂肪酸酰胺3~8份、醋酸4~8份、二羧甲基丙酸2~7份和辛酸亚锡1~6份。
所述耐磨钢化玻璃手机贴膜,由如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碎玻璃38~45份、玻璃纤维26~41份、碳纤维5~12份、陶粒2~4份、石英砂6~11份、三氧化二铝14~19份、十水硼砂4~10份、氯化聚乙烯11~15份、聚乙二醇4~8份、石蜡5~7份、脂肪酸酰胺4~7份、醋酸5~7份、二羧甲基丙酸3~6份和辛酸亚锡2~5份。
所述耐磨钢化玻璃手机贴膜,由如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碎玻璃40份、玻璃纤维35份、碳纤维10份、陶粒3份、石英砂9份、三氧化二铝16份、十水硼砂7份、氯化聚乙烯12份、聚乙二醇5份、石蜡6份、脂肪酸酰胺6份、醋酸6份、二羧甲基丙酸4份和辛酸亚锡3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种耐磨钢化玻璃手机贴膜不易碎、强度高,耐磨性能优异,能很好的保护手机屏幕,原料廉价易得,生产成本低,手感好,使用寿命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该种耐磨钢化玻璃手机贴膜,由如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碎玻璃35~50份、玻璃纤维20~45份、碳纤维4~14份、陶粒1~5份、石英砂5~12份、三氧化二铝11~22份、十水硼砂2~11份、氯化聚乙烯10~16份、聚乙二醇3~10份、石蜡4~9份、脂肪酸酰胺3~8份、醋酸4~8份、二羧甲基丙酸2~7份和辛酸亚锡1~6份。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耐磨钢化玻璃手机贴膜由如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碎玻璃38~45份、玻璃纤维26~41份、碳纤维5~12份、陶粒2~4份、石英砂6~11份、三氧化二铝14~19份、十水硼砂4~10份、氯化聚乙烯11~15份、聚乙二醇4~8份、石蜡5~7份、脂肪酸酰胺4~7份、醋酸5~7份、二羧甲基丙酸3~6份和辛酸亚锡2~5份。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耐磨钢化玻璃手机贴膜由如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碎玻璃40份、玻璃纤维35份、碳纤维10份、陶粒3份、石英砂9份、三氧化二铝16份、十水硼砂7份、氯化聚乙烯12份、聚乙二醇5份、石蜡6份、脂肪酸酰胺6份、醋酸6份、二羧甲基丙酸4份和辛酸亚锡3份。
该种耐磨钢化玻璃手机贴膜不易碎、强度高,耐磨性能优异,能很好的保护手机屏幕,原料廉价易得,生产成本低,手感好,使用寿命长。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凯丽方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凯丽方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54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