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确定价值区域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5707.7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0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马广辉;陈任翔;杨福理;戴永康;贺阳鹏;叶有福;张永帅;别朋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参考指标 价值区域 分布曲线 子区域 通信技术领域 子区域确定 区域对应 预设 申请 排序 增长率 | ||
本申请公开一种确定价值区域的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确定价值区域的方法不够准确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将区域划分为M个子区域;分别确定M个子区域的参考指标密度;将M个子区域按照参考指标密度的取值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分别确定每一个子区域对应的累积面积占比和累积参考指标占比;以M个子区域对应的累积面积占比和累积参考指标占比,生成分布曲线;将分布曲线上斜率大于预设值的子区域确定为所述参考指标对应的价值区域,所述分布曲线的斜率用于反映子区域在单位面积上参考指标的增长率。本申请适用于确定价值区域的过程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确定价值区域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业务的不断发展,运营商对于网络建设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大。但是,由于各区域发展不平衡,运营商向不同区域投入相同的建设资金,能够得到的效益不同。因此,运营商应当对待建设的地区进行价值区域和非价值区域的划分,然后扩大对价值区域的建设规模,减少非价值区域的建设规模,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目前,运营商主要基于某些指标,按固定比例从地区中划分出价值区域,例如,将一个地区中收入占比前20%的子区域确定为价值区域。但是,上述方法不考虑地区之间的差异,可能使得一些效益较低的区域被确定为价值区域。例如在城镇化率较低的地区,其收入占比前20%的区域很可能有一部分是农村区域。若这些农村区域被确定为价值区域,则运营商向这类价值区域进行大规模的网络建设,并不能得到应有的效益。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确定价值区域的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确定价值区域的方法不够准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确定价值区域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区域划分为M个子区域,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分别确定M个子区域的参考指标密度,所述参考指标密度为子区域的参考指标的取值与面积的比值;将M个子区域按照参考指标密度的取值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分别确定每一个子区域对应的累积面积占比和累积参考指标占比;其中,排序序号为i的子区域对应的累积面积占比为排序序号小于等于i的所有子区域的面积之和与M个子区域的面积之和的比值,排序序号为i的子区域对应的累积参考指标占比为排序序号小于等于i的所有子区域的参考指标之和与M个子区域的参考指标之和的比值,i为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M的整数;以M个子区域对应的累积面积占比和累积参考指标占比,生成分布曲;将分布曲线上斜率大于预设值的子区域确定为参考指标对应的价值区域,所述分布曲线的斜率用于反映子区域在单位面积上参考指标的增长率。
可以理解的是,子区域在单位面积上参考指标的增长率越高,则运营商在该子区域的单位面积的效益也越高。因此,将分布曲线上斜率大于预设值的子区域确定为所述参考指标对应的价值区域,能够避免一些效益较低的子区域被判定为价值区域。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价值区域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划分模块,用于将区域划分为M个子区域,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处理模块,用于分别确定M个子区域的参考指标密度,所述参考指标密度为子区域的参考指标的取值与面积的比值。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M个子区域按照参考指标密度的取值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分别确定每一个子区域对应的累积面积占比和累积参考指标占比;其中,排序序号为i的子区域对应的累积面积占比为排序序号小于等于i的所有子区域的面积之和与M个子区域的面积之和的比值,排序序号为i的子区域对应的累积参考指标占比为排序序号小于等于i的所有子区域的参考指标之和与M个子区域的参考指标之和的比值,i为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M的整数。生成模块,用于以M个子区域对应的累积面积占比和累积参考指标占比,生成分布曲线。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分布曲线上斜率大于预设值的子区域确定为参考指标对应的价值区域,所述分布曲线的斜率用于反映子区域在单位面积上参考指标的增长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57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