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肩颈腰腿风湿痹痛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5727.4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9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高志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善利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K9/70;A61P29/00;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肩颈腰腿 风湿 膏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肩颈腰腿风湿痹痛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肩颈腰腿伤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占骨科外科就诊人数的80%以上,它是诸多病症的总称,中医上称为痹症,临床常见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风湿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等,病人症状大多为酸痛麻木,各不相同,但其病因基本一致,内则气血不通,外则风寒邪湿入侵肌肉腠理和筋骨血脉,正气为阴邪所阻无法宣行,病机为经络不通,不通则痛。气血凝滞久而成痹。中医认为:“三气侵入经络,在骨则重而不举,在脉则血凝不流,在筋则屈伸不利,在肉则不仁,在皮则寒”治则多从行气活血,祛风散寒,温经通络入手。
当前在解决因湿气风寒或外伤淤血引起的疼痛多采用按摩,针灸,艾灸,汤药或手术的方式,但各种方式的缺点也很明显。由于操作者医术参差不齐,没有标准化的治疗手段,导致疗程长,见效慢,副作用风险大,成本高,费时费力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1、按摩能有效活血化瘀,但是效用短暂,对于风湿走窜型和寒湿附着型的痹痛效果较差。
2、针灸能有效直达病患深处,但对操作者的要求非常高,不容易形成标准,也不适合广泛普及,而且针刺部位处于重要器官时,有较大的风险。
3、艾灸对于驱除风湿和寒湿有较好效果,但容易烫伤表皮,而且跌打损伤初期不可艾灸,会增加组织出血。
4、传统汤药确实能彻底解决问题,但是对开方者有很高的要求,而通过口服西药、进行治疗,由于口服的药物需先经胃肠吸收并在肝脏进行代谢,然后才能到达患病部位,因此整个过程增加了胃肠和肝脏的负担,且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残留,因此久服药物极易引起其他器官并发症。
5、手术治疗由于风险大、费用高,并且会对患者本身产生创伤,除非严重到一定程度,应尽量避免,手术并不是疾病早中期的最好选择。
6、外敷外涂药物为了令患者在使用时有明显热感而广泛使用辣椒碱类化学添加剂,一味追求热感而忽略活血化瘀祛风除湿驱寒的治病根本,导致治疗过程拖沓冗长,久治不愈。
7、拔罐刮痧之类对于风湿寒湿痹痛类的病症效果并不稳定和明显,因此只能作为辅助手段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材料易得、成本低廉、安全可靠和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肩颈腰腿风湿痹痛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肩颈腰腿风湿痹痛的膏药,其至少由以下组份按重量百分比制成:
丁香5.1~9.2、肉桂6.9~12.5、生草乌3.3~6、生川草乌3.3~6、干姜6.5~11.8、白芷5.2~9.5、川芎6.3~11.5、威灵仙7.1~13、独活4.2~8.5、地鳖虫6.6~12;
其中,生川草乌、独活、川芎、白芷、威灵仙、地鳖虫制成粗料,丁香、肉桂、干姜烘干打粉,制成细料,将所有粗料和细料与融化状态的黑膏药基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充分搅拌后,冷却成型即得。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治疗肩颈腰腿风湿痹痛的膏药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生川草乌、独活、川芎、白芷、威灵仙、地鳖虫烘干打粉,制成80目的粗料;将丁香、肉桂、干姜烘干打粉,制成100目的细料,备用;
取成品的黑膏药基质若干,加热融化成液体;
按照预定比例将粗料投入黑膏药基质,并充分搅拌,直到气泡消失,形成混合物;
冷却黑膏药基质的温度到80摄氏度,按预定比例将细料投入上述混合物,并充分搅拌,直到气泡消失,形成液体膏药;
在成品膏药冷凝固化之前,分装在牛皮纸或膏药布上;
冷却固化,密封包装。
本发明再提供一种上述治疗肩颈腰腿风湿痹痛的膏药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打粉:将生川草乌、独活、川芎、白芷、威灵仙、地鳖虫烘干打粉,制成80目的粗料,备用;将丁香、肉桂、干姜烘干打粉,制成100目的细料,备用;
熬枯去渣:取植物油置锅中,微热后将粗料投入,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药料炸至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为度,炸好后捞去药渣,得到药油;
炼油:取上述药油用大火继续熬炼,待油温度上升到320摄氏度,改用中火继续熬炼,直至取少许药油滴于水中,不散开成珠状为度;
下丹成膏:离火下丹,以药油与黄丹2:1的的重量比在药油中加入黄丹,一边加一边沿同一方向搅拌,直至搅成粘稠的膏体,膏药不粘手,拉丝不断为度;
去火毒:膏体制成后放入冷水,浸泡,每一日换一次水,七日后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善利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善利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57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经期的暖宫中药饮片组合物
- 下一篇:祛寒湿红豆姜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