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沼气脱硫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5834.7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9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宋龙;刘梦奇;肖俊伟;杨丰信;阮仕攀;程勇;黄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蓝色气候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4 | 分类号: | B01D53/84;B01D53/52;C10L3/10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王宽 |
地址: | 211800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浦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沼气脱硫 脱硫微生物 牛粪 脱硫效果 循环利用 节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沼气脱硫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利用牛粪进行沼气脱硫的步骤,牛粪中含有脱硫微生物,脱硫效果显著,与市售的脱硫微生物相比,不仅节约了成本,还能循环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沼气发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沼气脱硫方法。
背景技术:
沼气是生物质能源,属于可再生资源,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有机废弃物、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厌氧消化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和提升,沼气的清洁开发与利用逐渐成为主要研究方向。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含CH4和CO2,除此之外,还含有H2S。硫化氢对管道、仪器、金属设备具有腐蚀性,并且,燃烧硫化氢产生的二氧化硫对环境也有一定的污染。如何将沼气中的硫化氢除去,是沼气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沼气去除硫化氢的方法有干法脱硫,湿法脱硫和生物脱硫。干法脱硫需要频繁地跟换脱硫剂,造成劳动强度大、运行成本高,大规模应用已被淘汰。湿法脱硫采用碱液(NaOH或Na2CO3)与沼气逆流接触脱除硫化氢,在再生槽内通过特定的催化剂(萘醌类物质),将碱液吸收后的硫化氢催化生成单质硫、硫代硫酸盐、硫酸盐,同时碱液大部分得到再生,可继续在洗涤塔内吸收硫化氢,工艺复杂需专人值守,设备投资成本大。生物脱硫将一定量的空气导入含有硫化氢的沼气中,混合气体通过生物滤池、生物滴滤池以去除硫化氢,生物脱硫需要控制温度和反应时间,条件苛刻。
生物脱硫技术包括生物过滤法、生物吸附法和生物滴滤法,三种系统均属开放系统,其微生物种群随环境改变而变化。在生物脱硫过程中,氧化态的含硫污染物经供生物还原作用生成硫化物或H2S然后再经生物氧化过程生成单质硫去除。生物脱硫技术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常规脱硫替代新工艺,具有许多优点:不需催化剂和氧化剂(空气除外),不需处理化学污泥,产生很少生物污染,低能耗,回收硫,效率高,无臭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沼气脱硫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牛粪对沼气进行脱硫的步骤。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牛粪在沼气脱硫中的应用。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牛粪在制备沼气脱硫剂中的应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牛粪为来自养殖场的牛粪。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牛粪为经过曝气处理的牛粪。
优选的,所述曝气处理的条件如下:通气速率为1-10L/小时,优选,3-5L/小时;曝气时间为12-48h,优选24-36h,更优选24h。
优选的,所述曝气处理的温度为常温,优选在曝气净化装置中进行;优选的,所述曝气处理后的牛粪中的固形物含量为1-10%,优选3-5%。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牛粪在曝气处理前还经过预处理步骤;所述预处理包括:将牛粪加水清洗、净化,除去牛粪中的泥砂;优选的,加水后,牛粪水中固形物含量为1-10%,优选1-5%,更优选1-2%。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牛粪还可以与其他的脱硫剂同时使用,优选,生物脱硫剂,所述生物脱硫剂选自绿色硫细菌和/或脱氮硫杆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牛粪直接作为脱硫剂,牛粪中含有脱硫微生物,脱硫效果显著,与市售的脱硫微生物相比,不仅节约了成本,还能循环利用;如果直接采用脱硫微生物进行脱硫,脱硫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营养物质,在沼气发酵装置运行完一个发酵周期后,脱硫微生物会面临活力丧失以及脱硫能力降低的风险,为了提高脱硫效果,需重新补充脱硫微生物;但是,牛粪自身中的营养成分可作为脱硫微生物生长所需物质,因此,与分离纯化的脱硫微生物相比,采用牛粪直接作为脱硫剂,可循环使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牛粪作为脱硫层可使用5-10年无需更换,不仅节约了成本,还提高了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蓝色气候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蓝色气候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58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