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辙叉整体锻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95900.0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7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吴任东;袁朝龙;姜艺林;焦玮;黄佳杰;周洁;陈福强;魏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J5/00 | 分类号: | B21J5/00;B21J5/02;B21K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体锻造 模锻 辙叉 锻件 坯料 预锻 终锻 预制坯 自由锻 开坯 锻造 变截面锻件 轧制 初步成形 减少设备 轴向方向 预分配 棒材 等长 轴类 轴向 对开 分配 | ||
1.一种辙叉整体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轧制棒材进行自由锻开坯,将坯料在轴向进行预分配;
对开坯后的坯料进行预锻获得预制坯,所述预锻采用模锻;
对所述预制坯进行终锻获得锻件,所述终锻采用模锻;
所述对轧制棒材进行自由锻开坯时,下砧采用异形型砧,所述异形型砧用于在所述轧制棒材上形成定位用预压槽;
在所述轧制棒材两个端部的预压槽位于所述轧制棒材的下表面,在所述轧制棒材中段的预压槽位于所述轧制棒材的上表面,所述预压槽位于所述轧制棒材的截面的中心部位,所述预压槽为V型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辙叉整体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轧制棒材进行自由锻开坯时,预先压出压肩用于标记所需的不同截面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辙叉整体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压出压肩将所述轧制棒材沿轴向分为了位于两端的端部和位于中间的中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辙叉整体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锻的模膛内表面设置与所述轧制棒材上的预压槽相配合的斜面,所述预锻过程中通过斜面与所述预压槽的配合对开坯后的坯料进行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辙叉整体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锻采用闭式模锻,所述预锻的上模的中段留有开放位置,所述预制坯在所述开放位置处以反挤压的形式成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辙叉整体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锻采用开式模锻,在所述终锻的上模的中心部位设置有泄压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辙叉整体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锻的模膛上设置有上仓式飞边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辙叉整体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对轧制棒材进行自由锻开坯之后,对开坯后的坯料进行矫直以及长度的修正;
所述终锻结束之后,对所述锻件进行飞边切除以及机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590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金属构件高均匀性短流程成形方法
- 下一篇:制动硬管墩头的成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