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参枝苓制剂指纹图谱的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96002.7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71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程世娟;曾英姿;周万辉;王冬梅;于洪亮;赵磊;刘春蕾;高燕;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沃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205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参枝苓 制剂 指纹 图谱 测定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用制剂的检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参枝苓口服液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本发明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流动相:乙腈‑0.5%冰乙酸水溶液,A为乙腈,流动相B为0.5%冰乙酸水溶液,检测波长203nm,柱温30℃,进样量10μl,所有组分均在60min内被检测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用制剂的检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参枝苓口服液的指纹图谱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当今社会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是老年痴呆中最常见的类型,占痴呆患者的60%~70%。我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挑战,目前中国的老年痴呆的患者已达到1000万人,居世界第一,我国是已成为世界上痴呆人数最多且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有其优势,如已经上市的中药参枝苓口服液,其配方和工艺描述在中国专利201310002188.9“一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中药制剂”中,临床用于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心气不足证。
参枝苓口服液作为一种中药复方制剂,由党参、桂枝、白芍、炙甘草、茯苓、干姜、制远志、石菖蒲、龙骨、牡蛎等10味药材组成,以益气安神和补中健脾的党参和温通经脉、 助阳化气的桂枝作为君药,白芍敛阴养血、柔肝止痛,甘草益气补脾,养心复脉,茯苓补益心脾之气,渗湿安神,共同作为臣药;干姜回阳通脉,温中散寒,燥湿消痰,远志安神益智,化痰,龙骨收敛固涩,安神定惊,牡蛎重镇安神,潜阳补阴,共为佐药;石菖蒲开窍豁痰,益智醒神,化湿开胃,引诸药直达病所,兼做使药,成分复杂多样。目前其质控技术多采用对一种或少数几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如中国发明专利CN201510224392.4,公开了一种参枝苓口服液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其仅对肉桂酸、芍药苷、甘草苷、芍药内酯苷、 甘草酸铵等有效成分作定量分析,只涉及桂枝、芍药两种原药材,对其他8味药材的主要成分未做研究,特别是对君药党参、臣药甘草、茯苓等对药品疗效有重要影响的药材缺乏检测,难以判定制剂整体质量。 因此,开发建立一种简便易行,准确性高,重复性良好且能尽可能多地反映复方制剂所含多成分的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对于参枝苓口服液的质量控制和评价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参枝苓口服液的指纹图谱测定方法。本发明通过对参枝苓口服液指纹图谱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操作简便、稳定、精密度高和重现性好,可用于参枝苓口服液的质量检测和评价的方法,包含了除龙骨和牡蛎外其他8种原药材有效成分的信息,弥补了现有质量控制方法的不足,使参枝苓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技术更为完善、科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参枝苓口服液,加入甲醇,超声提取,用水饱和正丁醇萃取,萃取液过滤,取续滤液回收正丁醇,加甲醇定容即得供试品溶液;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减压干燥至恒重的党参炔苷、肉桂酸、芍药苷、甘草酸铵、茯苓酸、姜辣素、远志总糖酯、β-细辛醚对照品,分别加入甲醇制成对照品溶液;
(3)测定:分别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记录色谱图;
(4)用指纹图谱软件对所得图谱进行处理,即得参枝苓口服液指纹图谱;
步骤(3)中,测定的液相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0.5%冰乙酸水溶液(体积分数);梯度洗脱;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03nm。
步骤(3)中,梯度洗脱过程中,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变化为:
0-10min,流动相A10%~12%,流动相B 90%-88%;
10-15min,流动相A12%~16%,流动相B 88%-8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沃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沃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60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