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支化微交联缔合聚合物、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96512.4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46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荣敏杰;孙建波;许永升;于庆华;荣帅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诺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20/56 | 分类号: | C08F220/56;C08F220/06;C08F220/58;C08F226/10;C08F222/14;C08F226/02;C08F212/14;C08F220/34;C08F220/54;C08F212/08;C08F2/28;C08F2/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谭辉;周娇娇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支化微 交联 缔合 聚合物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微支化微交联缔合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初混料:将丙烯酰胺、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刚性单体、支化单体、疏水单体、双子表面活性剂和溶剂混合;
其中,所述双子表面活性剂为丁烷-1,4-二(十四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己烷-1,6-二(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铵)、丁烷-1,4-二(十八烷基二甲基溴化铵)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所述刚性单体选自N-乙烯基吡咯烷酮、苯乙烯、对苯乙烯磺酸钠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所述支化单体为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和/或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所述疏水单体选自N,N-二正辛基丙烯酰胺、N-十二烷基丙烯酰胺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2)加碱调pH:将碱性物质加到步骤(1)所制得的混合溶液中;所述碱性物质为氢氧化钠,并且采用氢氧化钠将步骤(1)所制得的混合溶液的pH调整到7.0~7.2;
(3)添加助剂:将链转移剂、螯合剂加到经步骤(2)处理的混合溶液中,再进行通氮除氧处理;所述链转移剂选自甲酸钠、异丙醇、次磷酸钠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所述螯合剂选自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羟乙基乙胺三乙酸三钠、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五钠中的任一种或多种;进行所述通氮除氧处理的时间为50~70分钟;
(4)聚合:将引发剂加入经步骤(3)处理的混合溶液中,引发聚合反应,从而获得所述微支化微交联缔合聚合物;将引发剂加入经步骤(3)处理的混合溶液中,并在0~10℃下引发聚合反应;在0~2℃下引发聚合反应;
各组分的用量为:丙烯酰胺170~200重量份、丙烯酸10~20重量份、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40~60重量份、刚性单体2~6重量份、支化单体0.5~1重量份、疏水单体1~3重量份、双子表面活性剂0.5~2重量份、溶剂680~763重量份、氢氧化钠13~23重量份、链转移剂0.005~0.025重量份、螯合剂0.01~0.05重量份和引发剂0.001~0.5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包含偶氮类引发剂和氧化还原引发剂;
所述偶氮类引发剂选自偶氮二异丁脒二盐酸盐、偶氮二异庚腈、偶氮二异丁腈、4,4’-偶氮双(4-氰基戊酸)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所述氧化还原引发剂包含氧化剂和还原剂,所述氧化剂选自过氧化苯甲酰、过硫酸铵、过硫酸钾中的任一种,所述还原剂选自二水合次硫酸氢钠甲醛、硫酸亚铁、亚硫酸氢钠中的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聚合反应结束后,还包括后处理的步骤;所述后处理按照如下方式进行:
取出胶状的反应产物,通过造粒制成胶粒;
将所述胶粒干燥;
将干燥后的胶粒粉碎,得到所述微支化微交联缔合聚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胶粒在60~70℃下干燥。
5.一种微支化微交联缔合聚合物,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得。
6.权利要求5所述微支化微交联缔合聚合物在采油领域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诺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诺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651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