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绝缘胶带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96589.1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25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于淑会;朱晓冬;罗遂斌;孙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9J7/21 | 分类号: | C09J7/21;C09J7/24;C09J7/28;C09J7/30;C09J109/06;C09J123/22;C09J109/00;C09J109/02;C09J111/00;C09J123/16;C09J201/04;C09J171/03;C09J11/04;C09J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潘登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绝缘胶带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绝缘胶带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绝缘胶带包括依次层叠的基材、第一介电层和第二介电层;所述第一介电层具有负介电常数,所述第二介电层具有正介电常数,且所述第一介电层的介电常数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二介电层的介电常数。所述绝缘胶带是通过先将第一介电层的组分熔融混炼后压延在基材上,半固化处理,然后将第二介电层的组分熔融混炼后压延在第一介电层上的方法制备得到。本发明提供的绝缘胶带同时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抗击穿强度、体积电阻率,和较低的介电损耗,特别适用于高压交流电路的防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绝缘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绝缘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绝缘胶带是一种专门用于防止漏电,起绝缘作用的胶带,适用于电线的接驳,电气的绝缘防护,是工业和家用等必不可少的用品,可用于紧包电缆终端和中间接头处,在电缆屏蔽末端形成一定的特性阻抗,起到电应力控制和密封粘接作用,用于变压器、输电线路的层间绝缘和捆扎、元器件的固定和线路破损处的接连。
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质需求同环境资源的矛盾更加激化,由于全国范围内能源资源分布不均,为了满足全国资源需求,国家提出西气东输、西电东输等发展战略,有效的调配区域的电力资源对于电力运输行业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各种电力设备和输送线路所处地形环境不同,气候条件多变,所以电力运输行业对于电工胶带的综合物理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通常,具有较高介电常数的绝缘胶带储存电荷的能力更强,可减少电力输送过程中的电荷损失,适用于高压电的输送。但是提高材料的介电常数往往伴随着介电损耗的提高,不仅会降低线路传输功率,而且胶带长期处于高压电作用下容易发热,粘结性能变差,影响电路安全运行。
高介电绝缘胶带的性能已成为制约电力运输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如何在提高绝缘胶带的介电常数、抗击穿强度的同时,降低其介电损耗,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绝缘胶带及其制备方法。该绝缘胶带同时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抗击穿强度、体积电阻率,和较低的介电损耗,高介电常数与高电阻率的良好配合,可以有效防护电路,保障电路安全。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绝缘胶带,包括依次层叠的基材、第一介电层和第二介电层;
所述第一介电层具有负介电常数,所述第二介电层具有正介电常数,且所述第一介电层的介电常数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二介电层的介电常数。
本发明通过具有正负介电常数的两层介电层形成复合结构,提高了绝缘胶带的介电常数和抗击穿强度,降低了绝缘胶带的介电损耗。第一介电层的介电常数绝对值大于第二介电层的介电常数时,复合后可获得具有正介电常数的绝缘胶带;若第一介电层的介电常数绝对值小于第二介电层的介电常数,则得到的胶带具有负介电常数,在常规交流电下会形成导电通路,不具有防护电路的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介电层和第二介电层的介电常数绝对值差别为35-60%。
本发明中,第一介电层和第二介电层的介电常数绝对值其中ε1为第一介电层的介电常数,ε2为第二介电层的介电常数。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介电特性,一般地,当第一介电层和第二介电层的介电常数绝对值差别为35-60%时,得到的绝缘胶带能同时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和较低的介电损耗。当二者的差别过小,尤其是当差别小于20%时,虽然能提高胶带的介电常数,但也会导致介电损耗急剧上升;当二者的差别过大,尤其是当差别大于70%时,同样会导致介电损耗较大,且胶带整体的介电常数较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65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