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排铅的营养品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7709.X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0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包卫洋;孙天利;杨大苹;马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深蓝肽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18 | 分类号: | A23L33/18;A23L31/00;A23L33/16;A23L33/00;A61K38/02;A61P39/02;A61K36/8962;A61K31/732;A61K31/315;A61K31/047 |
代理公司: | 大连博晟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6 | 代理人: | 于忠晶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营养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排铅的营养品,原料重量配比为海参低聚肽1‑30份,木耳浓缩粉1‑30份,大蒜浓缩粉1‑30份,茯苓浓缩粉1‑30份,枸杞浓缩粉1‑30份,炙甘草浓缩粉1‑30份,果胶1‑30份,葡萄糖酸锌1‑30份,木糖醇1‑50份。本发明绿色安全,操作简单,可显著降低体内铅含量。它是由小分子活性肽与几种药食同源原料配伍而成,具有排铅、改善身体机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营养保健品,特别是具有排铅作用的营养组方。
背景技术
铅进入人体后,除部分通过粪便、汗液排泄外,其余在数小时后溶入血液中,阻碍血液的合成,导致人体贫血,出现头痛、眩晕、乏力、困倦、便秘和肢体酸痛等;有的口中有金属味,动脉硬化、消化道溃疡和眼底出血等症状也与铅污染有关。铅进入人体后通过血液侵入脑神经组织,使营养物质和氧气供应不足,造成脑组织损伤所致,严重者可能导致终身残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促进排铅的营养品,各组方相互配合,显著增强了排铅效果,见效快,简单易行,无任何毒副作用。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促进排铅的营养品,原料的配料重量为:海参低聚肽1-30份,木耳浓缩粉1-30份,大蒜浓缩粉1-30份,茯苓浓缩粉1-30份,枸杞浓缩粉1-30份,炙甘草浓缩粉1-30份,果胶1-30份,葡萄糖酸锌1-30份,木糖醇1-50份。
本发明一种促进排铅的营养组方,它具有促进排铅,营养、修复细胞,改善身体机能等作用。其中小分子海参低聚肽,分子量小,极易被人体吸收。其与木耳浓缩粉、大蒜浓缩粉等原料富含的硒类、B族维生素等,可有效提高谷胱甘肽还原酶等的活性,促进毒素的排出。而葡萄糖酸锌中的锌可以与铅在肠道中竞争转运蛋白,减少铅的吸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举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促进排铅的营养品,海参低聚肽 20kg,木耳浓缩粉50kg,大蒜浓缩粉50kg,茯苓浓缩粉25kg,枸杞浓缩粉25kg,炙甘草浓缩粉20kg,果胶20kg,葡萄糖酸锌20kg,木糖醇10kg。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后过80目筛网,然后进行压片操作,0.6g/片。
实施例2
选择某冶炼厂附近区域内血铅含量在 100-199ug/L( 诊断为 :血铅超标 ) 的150人,年龄 37-46岁,性别不限,将受试者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1个对照组,每组均为50人,每半个月测定一次血铅值。具体试验方案如下 :
试验组1 :受试者同时于早晚餐半小时前进食黑木耳,每次进食 30g。
试验组2 :受试者同时于早晚餐半小时前进食实施例1产品,每次进食2片。
结果显示:
由表可见,进食木耳和进食实施例1产品均可降低血铅含量,但是进食实施例产品的排铅效果远远好于单纯进食木耳的效果。
以上具体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具体个案,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任何符合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一种促进排铅的营养组方且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深蓝肽科技研发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深蓝肽科技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77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