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光LED封装结构以及白光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97732.9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30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平;时军朋;黄森鹏;林振端;陈顺意;徐宸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075 | 分类号: | H01L25/075;H01L33/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光 led 封装 结构 以及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白光LED封装结构,包括:基板,LED芯片以及波长转换材料层;其特征在于:至少两种波长的LED芯片,其中第一种LED芯片的峰值波长介于385~425nm之间,第二种芯片的峰值波长长于第一种LED芯片的峰值波长,所述波长转换材料层的发射光谱峰值波长介于440~700nm,所述波长转换材料层吸收由所述LED芯片射出的光而发出白光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白光LED封装结构以及白光源系统。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英文简称LED),是一种固体半导体发光装置。现有的LED发光装置普遍采用蓝光LED激发绿色、黄色、红色的荧光粉,以获得混合后的白光,但由于这种白光光谱不连续,导致某些显色指数低于90。并且现有蓝光芯片制作的白光LED存在明显的蓝光危害(如图1和2所示),引起业界及消费者的广泛争论。
采用紫光芯片或者近紫光芯片激发RGB三色荧光粉可以实现连续光谱,达到类似太阳光谱的效果(如图3和4所示)。但是换成紫光芯片后从紫光到绿光或者红光的波长差别大,导致斯托克斯损失大,使得光效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芯片或者多芯片的白光LED封装结构以及白光源系统,包括:一种白光LED封装结构,包括:基板,LED芯片以及波长转换材料层;其特征在于:至少两种波长的LED芯片,其中第一种LED芯片的峰值波长介于385~425nm之间,第二种芯片的峰值波长长于第一种LED芯片的峰值波长介于440~460nm之间,所述波长转换材料层的发射光谱峰值波长介于450~700nm,所述波长转换材料层吸收由所述LED芯片射出的光而发出白光源。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白光LED封装结构以及白光源系统,包括:基板,LED芯片以及波长转换材料层;其特征在于:至少两种波长的LED芯片,其中第一种LED芯片的峰值波长介于385~425nm之间,第二种芯片的峰值波长长于第一种LED芯片的峰值波长,所述波长转换材料层包含至少两种波长的波长转换材料,其中一种波长转换材料被第一种LED芯片激发,发射光谱波长介于440~600nm,另一种波长转换材料被第二种芯片激发,发射光谱波长介于500~700nm。
优选地,设所述白光源的发光光谱为P(λ),与所述白光源具有相同色温的黑体辐射的发光光谱为B(λ),表征白光LED的光谱与黑体辐射光谱的相似度,在380~780nm内,白光源满足以下关系式:0.9,0.75,其中=。
优选地,设所述白光源的发光光谱为P(λ),与所述白光源具有相同色温的黑体辐射的发光光谱为B(λ),表征白光LED的光谱与黑体辐射光谱的相似度,在510~610nm内,白光源满足以下关系式:0.99,0.9,其中=。
优选地,设所述白光源的发光光谱为P(λ),与所述白光源具有相同色温的黑体辐射的发光光谱为B(λ),P(λmax)为在380~780nm内的光强最大值,B(λmax)为在380~780nm内的黑体辐射的光强最大值,D1(λ)表征白光LED的光谱与黑体辐射光谱的差异值,在510~610nm内,白光源满足以下关系式:D1(λ)=P(λ)/P(λmax)-B(λ)/B(λmax),-0.15 D1(λ)0.15。
优选地,设所述白光源的发光光谱为P(λ),与所述白光源具有相同色温的黑体辐射的发光光谱为B(λ),D2(λ)表征白光LED的光谱与黑体辐射光谱的差异值,在400~500nm内,白光源满足以下关系式:D2(λ)= P(λ)/P(550nm) -B(λ)/B(550nm),-0.25D2(λ)0.25。
优选地,所述第二种LED芯片的峰值波长介于440~460nm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77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容量存储器电路的3D错层堆叠封装结构
- 下一篇:半导体结构及其操作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