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定量免涂蜡功能型食品包装纸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97792.0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07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伊财富;赵新民;林俊辉;叶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恒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H17/67 | 分类号: | D21H17/67;D21H17/68;D21H21/10;D21H21/16;D21H27/1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张弘 |
地址: | 324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量 免涂蜡 功能型 食品 包装纸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定量免涂蜡功能型食品包装纸的制备方法,通过纸张结构设计,对填料进行预处理改性后,调控各层浆料组分与配比,制备出一种低定量免涂蜡功能型食品包装纸。该食品包装纸无需淋膜或者涂蜡,也无需在纸张表面施加防油剂,具有防油、抗菌等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造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定量免涂蜡功能型食品包装纸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食品包装材料的环保性和安全性是一直都是政府、大众专注的焦点。随着国家对食品包装材料环保性和安全性要求的提高,纸张由于其可循环再生、易回收的优势逐渐在很多领域替代塑料包装。快消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拉动了食品包装和造纸工业的发展,对于含有油脂类的食品包装通常需要在纸张表面淋膜或者涂蜡以提高纸张的防水防油的性能。然而,该类材料在回收过程中会带入塑料、蜡等物质,不仅为废纸回收系统带来诸多困难,而且塑料难降解不易回收。此外,快消食品的防油包装材料表面涂覆的蜡或者淋膜的塑料制品,也会让公众产生食品安全方面的顾虑。
目前提高纸张防油性能的另一类方法就是对纸张进行表面施胶,在表面施胶剂中添加防油剂,以提高防油效果。很多以天然高分子为原料开发的防油剂或者不含氟类的防油剂相应开发出来,也是通过施胶的方法涂布在纸张表面。然而,该类防油剂存在用量大成本高的问题,推广性较差。
在食品包装纸抄造过程中经常需要添加一定的矿物填料,填料往往和浆料混合进行抄造,存在大量填料流失到白水中,由于填料会吸附大量化学助剂,例如阳离子淀粉,施胶剂等,不仅降低纸张的抗水性能,而且白水处理负荷会增加。留在纸张表面的填料还会在食品包装纸印刷过程中产品掉毛掉粉的问题,降低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防油食品装纸环保性差、提高防油包装纸的安全性,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定量免涂蜡功能型食品包装纸的制备方法,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制备的食品包装纸无需淋膜或者涂蜡,也无需在纸张表面施加防油剂,纸张具有防油和抗菌性能。同时,填料被纸张上下两层封住,可显著提高填料留着率,不产生掉毛掉粉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定量免涂蜡功能型食品包装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漂白化学针叶木与阔叶木浆板按照质量比(4:6)~(7:3)进行混合碎浆,而后经过双盘磨进行打浆处理,最后浆料进入配浆池A;在配浆池A 中加入阳离子淀粉和湿强剂,混合均匀后,浆料泵送至成浆池A;
将化学针叶木与阔叶木浆板按照质量比(1:9)~(4:6)进行混合碎浆,而后经过双盘磨进行打浆处理,最后浆料进入配浆池B;在配浆池B中加入阳离子淀粉、施胶剂和湿强剂,混合均匀后,浆料泵送至成浆池B;
在填料罐中加入白色矿物填料,配置成填料悬浮液;向填料混合悬浮液中加入壳聚糖溶液和海藻酸钠,使其与填料悬浮液充分混合,采用碱调节悬浮液 pH值,得到改性后的填料悬浮液;
步骤二,成浆池A、成浆池B的浆料分别经过调浓、除渣后,加入助留剂,然后进行筛选;成浆池A中的浆料进入多层流浆箱的下层,成浆池B中的浆料进入多层流浆箱的上层,改性后的填料悬浮液经过调浓后进入多层流浆箱的中层,上、中、下三层浆料固形物质量比为(40~50):(8~20):(35~52),经长网纸机进行造纸工序,制得具有三层复合结构的低定量免覆膜防水油抗菌型食品包装纸。
步骤一中,漂白化学针叶木与阔叶木浆板混合浆料打浆浓度为3.8~4.5%,混合浆料打浆度为35~50°SR;化学针叶木与阔叶木浆板混合浆料打浆浓度为 3.8~4.5%,混合浆料打浆度为45~60°SR。
步骤一中,阳离子淀粉用量为绝干纤维质量的0.1%~0.3%;湿强剂为聚酰胺聚胺表氯醇树脂,用量为绝干纤维质量的0.15%~0.30%;施胶剂采用烷基烯酮二聚体,用量为绝干纤维质量的0.10%~0.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恒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恒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77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