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自动控温式药灸工具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8944.9 | 申请日: | 2016-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0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霞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地址: | 441300 湖北省随***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灸 连接壳 固定壳 加热丝 自动控温式 药物烟雾 灸条 透孔 管状壳体 控制装置 内部相通 整流罩 扇叶 通孔 加热 电机 皮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自动控温式药灸工具,包括固定壳,固定壳的一侧安装连接壳,连接壳为管状壳体,连接壳的一端与固定壳连接,固定壳的侧部开设透孔,透孔与连接壳的内部相通,连接壳的另一端安装整流罩。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控制药灸温度的药灸工具。本发明使用加热丝产生的热量进行药灸,加热丝的温度可以通过控制装置进行调节,从而使药灸的温度适中,使药灸工具达到更好的效果。本发明的电机可以通过扇叶将药用灸条产生的药物烟雾经过加热丝输送到通孔,使药用灸条产生的药物烟雾可以经过加热丝的加热后到达病人的皮肤。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610195814.4,申请日:2016年03月31日,发明名称为“一种医用自动控温式药灸工具”的发明专利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灸工具,更确切的说是一种医用自动控温式药灸工具。
背景技术
药灸,指用刺激性药物燃烧靠近病人皮肤以治病的方法。在古代中医典籍中“药灸”一词曾出现《理论骈文》、《外治寿世方劳伤》中,认为药灸比针灸更值得提倡。而药灸疗法也不是现代才有的疗法。它出自古代藏医,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根据,采集浸透力强的草药,以施者掌心的热力和固有的元气为推动力,在患处发挥药物疗效、热疗和穴位刺激三种疗效。但是由于古代提纯技术落后,难以将各种中草药的精华提炼出来,故此古人便退而求其次。近年来,随着生物提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药灸这一中医瑰宝开始崭露头角。针灸能治百病,药灸则是在针灸的治病原理基础之上发展开来,免除了针灸的皮肉之苦,起效速度更快、更强大,活血化瘀和止痛效果更快、更彻底。现有的药灸工具主要利用药用灸条燃烧产生的热量对病人患处进行加热治疗,这种方式药用灸条的温度不能控制,温度过高会烫伤病人的皮肤,温度过低则达不到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自动控温式药灸工具,可以对温度进行调控,防止温度过高烫伤病人的皮肤、温度过低则达不到治疗效果。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医用自动控温式药灸工具,包括固定壳,固定壳的一侧安装连接壳,连接壳为管状壳体,连接壳的一端与固定壳连接,固定壳的侧部开设透孔,透孔与连接壳的内部相通,连接壳的另一端安装整流罩,整流罩为锥形壳体,整流罩的一侧与连接壳连接,整流罩的内部与连接壳的内部相通,整流罩的另一侧开设通孔,固定壳的内部一侧安装固定杆,固定杆的一端安装固定夹,固定夹上安装药用灸条,固定壳的底部安装进风管,固定壳的一侧安装旋转门,旋转门的上部与固定壳铰接,固定壳的内侧上部安装电机,电机的输出轴朝向透孔一侧,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扇叶,连接壳内部安装数个固定座,固定座上安装加热丝,整流罩内安装风速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固定壳上部安装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上安装显示屏,控制装置通过导线分别连接电机、加热丝、风速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旋转门的一侧安装第一强磁铁,固定壳的一侧安装第二强磁铁,第一强磁铁与第二强磁铁配合。所述固定壳的内侧安装防护板,防护板的一侧与固定壳连接,防护板的另一侧能与旋转门配合。所述固定壳的外部一侧安装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安装把手,把手上安装防护套。所述旋转门的一侧安装固定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霞,未经龙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89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科肚脐电热艾灸仪
- 下一篇:一种艾条自动伸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