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业烟囱烟气的净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9606.7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1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笑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笑利 |
主分类号: | B01D46/30 | 分类号: | B01D46/30;B01D46/00;B01D53/18;C02F1/52;C02F103/18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5 | 代理人: | 潘浙军 |
地址: | 31802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烟囱 烟气 净化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烟囱烟气的净化系统,主要包括吸烟风机和净化筒,吸烟风机的进口与烟囱的排烟口连通,吸烟风机的出口与净化筒的进烟口连通;所述净化筒由筒体和桶盖密封组合构成,桶盖的中部设有中心排烟管,中心排烟管顶部伸出桶盖直接连通外界,中心排烟管在桶盖下方部分的管壁上密布设置有进烟孔,并在设置进烟孔部分的排烟管外包裹有过滤棉;所述桶盖下方围绕中心排烟管设有进水圈,进水圈通过进水管路、水泵与蓄水池连接,进水圈内侧下方斜向下密布设有喷水孔;筒体侧壁设置着所述进烟口,筒体的底部设有排水孔。本发明设计具有制造成本低、结构简单实用、后期养护方便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工矿企业的改建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气处理系统,具体为一种工业烟囱烟气的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在那些燃煤的工矿企业中,燃煤产生的烟气里含有大量有害的微尘、颗粒和SO2、CO2、CO、NOx等有毒气体,如果这些有害微尘、颗粒和有毒气体下沉到地面积聚到一定浓度的时候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随着近年来环境和空气质量的日益恶化,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低碳环保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主题,国家对于工矿企业的燃煤烟气排放提出了更高要求,很多工况企业都需要对排放烟气进行净化后才能排出。但现有的烟气净化设备和系统不仅结构复杂,购置成本高,最主要的是使用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也非常高,而这成为很多企业无法承受的负担,大批的工矿企业因无力改建导致达不到排污标准而被强制关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工业烟囱烟气的净化系统,其具有制造成本低、结构简单实用、后期养护方便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工矿企业的改建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业烟囱烟气的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吸烟风机和净化筒,所述吸烟风机的进口与烟囱的排烟口连通,吸烟风机的出口与净化筒的进烟口连通;所述净化筒由筒体和桶盖密封组合构成,其中桶盖的中部设有中心排烟管,中心排烟管顶部伸出桶盖直接连通外界,中心排烟管在桶盖下方部分的管壁上密布设置有进烟孔,并在设置进烟孔部分的排烟管外包裹有过滤棉;所述桶盖下方围绕中心排烟管设有进水圈,进水圈通过进水管路、水泵与蓄水池连接,进水圈内侧下方斜向下密布设有喷水孔;所述筒体侧壁设置着所述进烟口,筒体的底部设有排水孔,排水孔通过回水管路与蓄水池连通。
进一步的,上述吸烟风机中设有可直接喷淋风机风叶的冷却水进水孔,冷却水进水孔通过风机进水管与所述进水管路连通。
本发明通过吸烟风机将烟囱的烟气快速吸入并增压后送入到净化筒中,并经过滤棉过滤净化后进入中心排烟管再排出到大气中。
在此,为能保证过滤棉的长期使用有效性,在整个过滤过程中,外界水泵抽取蓄水池的池水,经进水管路送水进入到进水圈内,并由进水圈上的喷水孔喷出对过滤棉表面进行冲刷,将过滤棉表面因净化形成的尘土颗粒不断冲刷掉,以保证过滤棉上过滤微孔的畅通,并将大部分有毒气体溶于水中,冲刷下来的尘土颗粒随水从筒体的底部排水孔出来,经回水管路回到蓄水池沉淀后进行处理,并实现喷淋水的循环回收利用。
综上,本发明整个净化系统主要由吸烟风机和净化筒构成,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企业改建非常方便,同时在净化过程中可通过水的喷淋保证过滤棉的长期使用,喷淋后的污水能实现循环回收利用,运行成本非常低,后期的养护也非常方便,特别适用于工矿企业的改建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工业烟囱烟气的净化系统,主要包括吸烟风机1和净化筒2。
所述吸烟风机1的进口11与烟囱3的排烟口连通,吸烟风机1的出口12与净化筒2的进烟口221连通。
所述净化筒2由桶盖21和筒体22密封组合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笑利,未经王笑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96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靶向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