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固定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内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99690.2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58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谢加兵;周茂生;丁国正;黄元声;徐祝军;方超;朱劲松;汪正宇;陶周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邹飞艳;张苗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固定 交叉 韧带 止点撕脱 骨折 装置 | ||
1.一种用于固定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固定装置包括:韧带固定片(3)、第一弧形连接件(2)、第二弧形连接件(5)和固定条(1),所述韧带固定片(3)、所述第二弧形连接件(5)、所述第一弧形连接件(2)和所述固定条(1)顺次固接;其中,
所述第一弧形连接件(2)和所述第二弧形连接件(5)弯曲方向分别朝向背向方向弯曲,所述第二弧形连接件(5)的弯曲弧度为60-100°,所述第一弧形连接件(2)的弧度为10-60°;
所述韧带固定片(3)上远离所述第二弧形连接件(5)的一端沿所述韧带固定片(3)的宽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针孔(34),所述韧带固定片(3)上还设置有第一固定孔(32);
所述固定条(1)远离所述第一弧形连接件(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牵引孔(11),所述固定条(1)上沿其长度方向顺次设置有多个加固孔(12);
所述韧带固定片(3)上远离所述第二弧形连接件(5)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韧带穿过的槽口,所述针孔(34)分布于所述槽口的两侧;
所述韧带固定片(3)的两侧以其自身轴线为轴相对称的设置有二个侧翼(4),二个所述侧翼(4)上各自设置有锁定孔(41);
所述侧翼(4)朝向与所述第二弧形连接件(5)的弯曲方向同侧的方向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孔(41)内设置有内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条(1)背向所述第一弧形连接件(2)弯曲方向的端面的两侧边缘沿所述固定条(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缺口(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孔(12)包括子孔(122)和母孔(121),所述子孔(122)与所述母孔(121)相连通,且所述子孔(122)的孔径小于所述母孔(121)的孔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孔(32)自上而下背向所述第二弧形连接件(5)的方向倾斜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韧带固定片(3)上自所述第一固定孔(32)至所述第二弧形连接件(5)的方向顺次设置有第二牵引孔(33)和第二固定孔(31),所述第二固定孔(31)自上而下背向所述第一固定孔(32)的方向倾斜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孔(11)和所述第二牵引孔(33)平行于所述第二固定孔(31),且所述第一牵引孔(11)的内部远离所述第一弧形连接件(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钩孔(111),所述第二牵引孔(33)的内部靠近所述第二弧形连接件(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钩孔(3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未经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969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强度脊柱棘突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肱骨远端外侧接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