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性快速分离灵芝活性多糖肽与三萜酸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9716.3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3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林树钱;林冬梅;王赛贞;林占熺;罗虹建;王联福;郭嘉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大菌草技术开发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A61K36/074 |
代理公司: | 福州展晖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01 | 代理人: | 林天凯 |
地址: | 350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快速 分离 灵芝 活性 多糖 三萜酸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次性快速分离灵芝活性多糖肽和三萜类合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膜分离分子量的技术在分离灵芝提取液中一次性得到主要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灵芝是中医药学宝库中的珍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0,2005,2010年版)收载灵芝(赤芝、紫芝),作为中药材。灵芝隶属于担子菌纲,多孔菌科,灵芝属的真菌(赤芝、紫芝等的总称。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药用史,在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明代著名的《本草纲目》均证明,灵芝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功效。国内外的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灵芝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且毒性较低,灵芝的化学成分复杂,主要有多糖类,三萜类,生物碱,核苷类及微量元素。
国内外已有研究资料表明:灵芝主要活性成分多糖与三萜类化合物,并作为质量控制的指标。本文作者在国内外也发表有关灵芝活性研究论文和专著及专利:林志彬主编“灵芝的现代研究”第四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2015:129~374.中国专利DL200410014681.3,灵芝多糖蛋白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该专利发明从灵芝中获得一种高分子量GL-PP方法与用途。中国专利CN101704903A,称一种低分子灵芝多糖的制备方法,得到分子量4000~6000,它通过水提,浓缩,分级丙酮沉淀,离心干燥而成。活性天然产物的分离经典方法从早期迄今一直被采用的方法,传统的技术都是通过提取分离灵芝各类化合物,总是先醇提或水提浓缩或醇或丙酮沉淀,再通过透析法,以及经典的去离子或离子交换树脂柱后色谱法纯化等繁杂工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灵芝复杂活性成分的提取成分的提取与分离的问题。提供一种根据化合物的分子量一次性高纯度的分离灵芝活性多糖肽与三萜酸化合物制备方法。
一种一次性快速分离灵芝活性多糖肽与灵芝三萜酸的方法,取灵芝制备液微滤后的透过液依次通过10KDa、6KDa、1KDa大小不同的孔径,从大到小截留不同分子量而得到不同分子量的透过液,实现灵芝活性多糖肽与灵芝三萜酸的分离。
秤取灵芝切片或破碎丝状物,加水12~20倍重量无离子水,在室温浸泡2~4小时,然后加热90~100℃提取1.5~2小时,过滤,滤渣用10~15倍水以同样温度提取1~1.5小时,过滤,合并二次的过滤液, 3000~4500r/min离心粗滤,取上述灵芝提取液置真空浓缩,温度65℃,真空度为-0.09~-0.097MPa,浓缩比重为1.10,获灵芝提取制备液;取灵芝提取制备液在加压条件下,通过10μm~0.2μm微孔滤膜的透过液为灵芝提取原液,提取得率为14.74%;然后将灵芝提取原液采用超滤膜进行超滤,超滤膜采用10KD,6KD和1KD,分别得到三种不同分子量的超滤液,然后将所得三种不同组的超滤液分别蒸发至干,用标准对照品经高效液相测定,确定三种分别为灵芝多糖肽,低分子灵芝多糖肽和三萜酸。
综上所述的,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如下优点:
本发明直接截留灵芝不同化合物的分子量,可一次性快速分离灵芝活性成分多糖肽和灵芝三萜酸化合物等制备方法,与传统技术相比,其工艺简便、快速、产量高,又无污染,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分离灵芝各类化合物分子量工艺路线。
图2菌草灵芝提取原液中分子量GPC凝胶渗透色谱图。
图3 HPLC法测定菌草灵芝10KDa分子量GPC色谱图。
图4 HPLC法测定菌草灵芝1KDa分子量GPC色谱图。
图5 HPLC紫外检测器测定菌草灵芝三萜酸结果图。
图6灵芝三萜酸A,B ,C,D对照品标准图。
图7灵芝多糖肽含量测定标准曲线图。
图8灵芝口服液生产工艺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大菌草技术开发公司,未经福建农大菌草技术开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97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