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丙烯酰胺凝胶及其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00151.6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13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文倩;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康萃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447 | 分类号: | G01N27/447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朱浩 |
地址: | 401332 重庆市沙坪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丙烯酰胺凝胶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 四乙基乙二胺 聚丙烯酰胺 亚硫酸氢钠 挥发性 过硫酸铵 分离胶 浓缩胶 蛋白 凝胶电泳分离 长期稳定性 加速剂 试剂盒 凝胶 条带 凝固 保证 清晰 伤害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丙烯酰胺凝胶,由分离胶和浓缩胶组成,分离胶为6~15wt%聚丙烯酰胺、0.35~0.4M三羟甲基氨基甲烷、0.03~0.2wt%四乙基乙二胺、0.1~1wt%亚硫酸氢钠和0.08~0.15wt%过硫酸铵;浓缩胶为4~5wt%聚丙烯酰胺、0.1~0.15M三羟甲基氨基甲烷、0.08~0.4wt%四乙基乙二胺、0.05~0.5wt%亚硫酸氢钠和0.08~0.15wt%过硫酸铵。本发明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因多种成份协同作用,保证稳定的凝胶凝固速度又提升溶液的长期稳定性,凝胶电泳分离蛋白的效果良好,蛋白条带清晰,不添加挥发性有毒加速剂TEMED的设计保证实验人员不受挥发性有毒化合物的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具体涉及一种聚丙烯酰胺凝胶及其试剂盒。
背景技术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简称PAGE),是目前生物试验中应用最为广泛也是最为基础的实验,它有两种形式: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和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目前传统的PAGE主要是单体丙烯酰胺和甲叉双丙烯酰胺以过硫酸铵(APS)为催化剂,以四甲基乙二胺(TEMED)为加速剂聚合而成,在聚合过程中,TEMED催化过硫酸铵产生自由基,自由基引发丙烯酰胺单体聚合,同时甲叉双丙烯酰胺与丙烯酰胺链间产生甲叉键交联,从而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制成凝胶。但是,传统的凝胶有以下几个缺点:
1、TEMED有挥发性易燃,有腐蚀性,而且具有强神经毒性以及刺激性气味。
2、制备过程复杂,需要混合多种溶液。制胶过程费时,大大降低实验人员的实验效率,而且后加入的TEMED强烈刺激性气味会对实验人员健康产生不好的影响。
3、凝胶速度慢,传统分离胶凝胶速度为30min~1h,浓缩胶为30min左右。
4、浓缩胶无色,上样时容易将样品加到样品孔外去,样品之间易造成污染,影响蛋白分离后的结果判定。
目前市面也有类似的PAGE凝胶快速配制试剂,但另外产生种种不佳体验,如需要额外添加TEMED、电泳速度明显下降、丙烯酰胺溶液易水解稳定性不佳等。
申请人也尝试将TEMED预先加入分离胶液体中,但这会导致溶液性能不稳定,易分解,3~4天就失去效果。
综上,对于传统的聚丙烯酰胺凝胶亟需一种制备快速简便、不含易燃,有腐蚀性,具强神经毒性成份TEMED、长期保存稳定的快速聚丙烯酰胺凝胶配制试剂盒。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聚丙烯酰胺凝胶,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上述聚丙烯酰胺凝胶的试剂盒。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1.一种聚丙烯酰胺凝胶,所述聚丙烯酰胺凝胶由分离胶和浓缩胶组成,所述分离胶为6~15wt%聚丙烯酰胺、0.35~0.4M三羟甲基氨基甲烷、0.03~0.2wt%四乙基乙二胺、0.1~1wt%亚硫酸氢钠和0.08~0.15wt%过硫酸铵;所述浓缩胶为4~5wt%聚丙烯酰胺、0.1~0.15M三羟甲基氨基甲烷、0.01~0.1wt%SDS、0.08~0.4wt%四乙基乙二胺、0.05~0.5wt%亚硫酸氢钠和0.08~0.15wt%过硫酸铵。
进一步,所述分离胶还包括0.01~0.1wt%SDS,所述浓缩胶还包括0.01~0.1wt%SDS。
进一步,所述聚丙烯酰胺由丙烯酰胺和甲叉双丙烯酰胺质量比为29~30:0.8~1聚合而成。
进一步,所述分离胶的pH值为8.6~9.2,所述浓缩胶的pH值为6.7~7.5。
进一步,所述分离胶的pH值为8.8,所述浓缩胶的pH值为6.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康萃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康萃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01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