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闪插式螺栓连接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0877.X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5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潘国庆;袁自鸣;包鹤立;姜弘;张银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08 | 分类号: | E21D1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31304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20001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闪插式 螺栓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螺栓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闪插式螺栓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中心城区往往采用盾构法进行隧道工程的施工,而管片接头则是确保盾构管片之间紧密连接的主要装置。
但在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107100643A公开的应用在盾构混凝土管片上的快速接头,安装后无法实施预紧力,管片接头可能出现松动。
而且,出于管片构造的限制,接头处的扳手空间通常不超过120°,其优化的空间非常有限;而螺栓螺纹构造的原因,其拧紧的过程通常耗时较长,无法满足紧张工期下的管片连接进度要求。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用于盾构管片之间快速连接接头进行改进,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前提下,最快速度完成螺栓的安装和拧紧,提高结构安装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闪插式螺栓连接器,实现的目的之一是能够在盾构隧道施工期间快速完成接头的安装工作,并且满足施工及正常使用阶段结构的安全性及耐久性要求。同时,也可用于其他类似结构形式的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闪插式螺栓连接器,包括预埋壳体和设置于所述预埋壳体内的锁紧机构,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插入螺栓的插孔。
其中,所述预埋壳体包括一一端开口的第一壳体和内腔呈去头锥形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腔较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内腔较小的一端设有所述插孔;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以可拆卸方式连接。
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若干滑动锁紧块和弹性体。
每一所述滑动锁紧块均包括两个对称的侧面、一个与所述第二壳体内腔相配的外滑动面、一个与所述螺栓相配的部分内螺纹面、一个朝向所述插孔的小端面和一个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的大端面。
每两个所述滑动锁紧块均籍由所述侧面互相拼接的方式连接呈一与所述第二壳体内腔形状相配的锥形结构,所述锥形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腔,且所有所述滑动锁紧块的部分内螺纹面拼接呈一个完整的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与所述螺栓相配。
所述弹性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弹性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固定,另一端顶住所述锥形结构较大一端的端面。
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内腔呈去头圆锥形,所述锥形结构呈与所述第二壳体内腔相配的圆锥形。
优选的,所述滑动锁紧块共计四块,每一所述滑动锁紧块的所述外滑动面均是一对应90度圆心角的圆锥面,每一所述滑动锁紧块的部分内螺纹面均是一对应90度圆心角的内螺纹面。
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内腔侧壁与每一所述滑动锁紧块之间均设有相配的导槽和导轨,用于约束每一所述滑动锁紧块沿所述圆锥形的母线方向滑动。
优选的,所述弹性体是弹簧。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以螺纹连接方式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采用ABS塑料制成。
优选的,所有所述滑动锁紧块均采用球墨铸铁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螺栓平均仅需拧半圈即可完成安装,工作量远小于常规接头构造,将大幅提升管片接头的施工效率;
2)接头预埋件滑块采用耐腐蚀的球墨铸铁材料,外壳采用ABS塑料材质,而接头内的螺栓可拆卸更换,保证了接头整体的耐久性要求;
3)接头内滑块可采用失蜡浇铸工艺制作,ABS采用模具浇筑,螺栓及弹簧则可采用市场已有的产品,因此该接头易于制造,成本较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锥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闪插式螺栓连接器,包括预埋壳体和设置于预埋壳体内的锁紧机构,壳体上设有用于插入螺栓4的插孔。
其中,预埋壳体包括一一端开口的第一壳体3和内腔呈去头锥形的第二壳体2,第二壳体2内腔较大的一端与第一壳体3连接,第二壳体2内腔较小的一端设有插孔;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2之间以可拆卸方式连接。
锁紧机构包括若干滑动锁紧块1和弹性体5。
每一滑动锁紧块均包括两个对称的侧面、一个与第二壳体2内腔相配的外滑动面、一个与螺栓4相配的部分内螺纹面、一个朝向插孔的小端面和一个朝向第一壳体3的大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08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