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互式智能水利管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1356.6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1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刘万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万春 |
主分类号: | G01F23/00 | 分类号: | G01F23/00;G01F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于晓霞;于洁 |
地址: | 3623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警报发射器 控制室 水利管理 水位 感应环 全天候监控 智能 导线连接 电源接口 防水天线 检测装置 紧急处理 控制面板 电源线 感应器 水流速 警灯 警笛 水坝 挂件 显示屏 警报 全程 检测 观察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互式智能水利管理装置,其结构包括防水天线管、电源线、电源接口、检测装置、型号标志、挂件、显示屏、控制面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当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感应环将信息传送到警报发射器,警报发射器会对控制室发出警报,便于工作人员对水位上涨进行紧急处理,而后警报发射器、感应器和感应环通过导线连接到控制室,便于工作人员观察水位的同时可以方便的检测事实水流速,实现全天候监控工作,在出现紧急情况时警灯或是警笛能够及时提醒相关人员做好安全准备工作,能够极大的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全程通过在控制室中即可对水坝中水位情况进行了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交互式智能水利管理装置,属于水利管理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在水利管理中,往往需要加如很多的人力物力,在污水方面,主要污水厂的数量较多、规模大小不一、主要处理工艺各种各样,污水管道的长度及规模也不统一,各污水厂的运行状态,运行处理信息等一系列的参数都保管的较为凌乱,无法准确且及时有效地进行监控以及预先报警。需要监控人员到特定的场地区检测水的情况,除此之外目前的水利管理装置仅仅能完成数据的收集、整合及监控的功能,但是在运行当中的参数是预选设定好的,不能在实际的运用当中进行实时地修改,不能人为的对其进行修改,显得比较死板,不能对装置进行灵活地调整以在工作中适应不同的需求。
但是,现有的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满足工作人员的全天候监控工作,通常需要工作人员经常的往返于各个监测点进行测量工作,还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人工监测,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交互式智能水利管理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满足工作人员的全天候监控工作,通常需要工作人员经常的往返于各个监测点进行测量工作,还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人工监测,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交互式智能水利管理装置,其结构包括防水天线管、电源线、电源接口、检测装置、型号标志、挂件、显示屏、控制面板,所述的挂件设有两个以上且尺寸一致,所述的挂件均采用焊接方式固定焊接于检测装置四边,所述的控制面板后端采用扣合方式固定设于检测装置前端,所述的控制面板前端固定设有活动装设显示屏的凹槽,所述的显示屏的截面为矩形结构,所述的显示屏与控制面板为一体化成型结构,所述的显示屏、控制面板与检测装置采用电连接,所述的型号标志后端采用粘接方式固定粘帖于检测装置前端底部,所述的电源接口共设有两个且尺寸一致,所述的电源接口上端均采用嵌入方式水平设于检测装置底部,所述的电源接口与检测装置采用电连接,所述的防水天线管采用电源线与电源接口电连接,所述的防水天线管与电源线、电源接口采用过盈配合连接,所述的防水天线管与检测装置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检测装置由防尘板、第一壳体、第一电机、升降装置、支撑架、固定杆、警报发射器、底板、液体管、连接管、进水孔、涡轮、第二壳体、固定支架、第二电机、固定拉杆、连接头、刻度、滑杆、感应环、环形连接架、感应器、线路孔组成,所述的防尘板的截面为矩形结构且固定设于第一壳体上方,所述的第一壳体内固定设有线路孔且与其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第一壳体内固定设有感应器,所述的感应器与第一壳体内壁之间固定设有刻度,所述的环形连接架固定设于感应器与第一壳体前端,所述的感应器、第一壳体与环形连接架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感应环固定设于感应器与第一壳体前端,所述的感应器、第一壳体与感应环采用相配合活动连接,所述的警报发射器固定设于感应环上端且与其采用电连接,所述的液体管固定设于感应器左侧且与其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连接管固定设于第一壳体内部,所述的进水孔固定设于连接管底部左侧,所述的连接头固定设于第一壳体底部且与其采用过盈配合连接,所述的固定拉杆共设有两个且一端分别设于连接头两侧,所述的固定拉杆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壳体上方,所述的固定拉杆与连接头、第二壳体采用相配合活动连接,所述的固定支架固定设于第二壳体内,所述的第二电机固定设于固定支架上,所述的第二电机前端固定设有涡轮且与其采用相配合活动连接,所述的升降装置共设有两个且分别设于第一壳体左右两端,所述的第一电机底部固定嵌入于升降装置上端,所述的升降装置与第一电机相配合活动连接,所述的固定杆共设有两个且水平连接于环形连接架左右两端,所述的固定杆内均设有滑杆,所述的升降装置与固定杆之间固定设有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下端与滑杆相配合活动连接,所述的底板内均设有滑杆,所述的固定杆通过支撑架与底板相配合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万春,未经刘万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13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车载全景影像的水位识别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油料管道输出入方式库存显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