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烘干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1845.1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1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翠平;叶培龙;王润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城市鹤鸣茶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1/22 | 分类号: | F26B11/22;F26B21/00;F26B21/14;F26B23/08;F26B25/00;F26B25/04;F26B25/18;A23F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242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烘干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叶烘干机。本发明的茶叶烘干机,包括烘箱、设置在所述烘箱内的加热装置、所述烘箱的底部平行排布设有多个开口朝上的喷气件、与所述喷气件连接的氦气罐;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烘箱壁内的微波干燥器、驱动所述微波干燥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烘箱上设有一压力传感器和用以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所感知的烘箱内压力不小于预设值时控制抽气泵抽取烘箱内氦气的第一控制器。本发明的茶叶烘箱机设有喷氦气的喷气件,从而吹动烘箱内承载板上的茶叶运动,又采用微波干燥器对茶叶进行干燥,使得茶叶在烘箱内受热均匀,烘箱内为氦气,氦气的导热系数大于空气的导热系数,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茶叶的烘干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烘干机。
背景技术
传统茶叶生产,茶叶首先在地面上经由日光照射萎凋杀青,然后放在揉捻机中揉捻,再放置于室内自然发酵,最后于锅中炒干,产出茶叶。这种传统茶叶生产方式存在以下弊端:一是由于茶叶具有季节性,传统茶叶生产方式易受季节与气候的影响,春季多雨水,春芽采摘特别多,难得干燥;二是自动化程度不高,茶叶产量有限,茶叶质量不高;三是劳动强度大,需要生产场地大。
现有技术中的茶叶烘箱,有小型的,也有大型的。大型的优点是一次可以烘制大量的茶叶,缺点是同一批次之间的品质有区别,究其原因是由于同一批次之间的烘干效果差异产生的,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热风干燥,热风干燥在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方面都有优势。热风干燥的原理是利用热风吹过茶叶表面,带走茶叶表面的湿气和潮气,然后加速茶叶自身内部的水气的排放。同时为了保证茶叶的品质,不宜采用剧烈的方式,如空气压力不宜过高、空气温度不宜过高、气流速度不宜过大、干燥环境的空气干燥程度不宜过高。在这样条件需求下,又加上烘箱是大型的,那么很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热空气是流动的,茶叶的分布是有前后的,甚至还有一些茶叶是分布在角落的,那么有些茶叶会被先烘干,有些茶叶后烘干,最终可能导致的结果是,部分茶叶烘干过度,部分茶叶烘干不完全,从而影响了同一批次的茶叶品质。
中国专利CN206586289U公开了一种茶叶烘干机,包括烘干仓、热风循环装置、电炉丝和风轮,所述热风循环装置设置于所述烘干仓的一侧,所述电炉丝分布于所述烘干仓的外壁上,所述风轮设置于所述烘干仓上端一侧。该实用装置的茶叶烘干机采用热风干燥的原理,使得部分茶叶烘干过度,部分茶叶烘干不完全,从而影响了同一批次的茶叶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能够使得同一批次的茶叶的烘干质量一样的茶叶烘干机。
本发明的茶叶烘干机,包括烘箱、设置在所述烘箱内的加热装置、所述烘箱的底部平行排布设有多个开口朝上的喷气件、与所述喷气件连通的氦气罐;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烘箱壁内的微波干燥器、驱动所述微波干燥器的第一驱动装置;
所述烘箱上设有一压力传感器和用以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所感知的烘箱内压力不小于预设值时控制抽气泵抽取烘箱内氦气的第一控制器;
所述烘箱上设有出气管道,所述出气管道与一抽气泵连接。
优选的,所述烘箱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烘箱内位于所述喷气件的上方设有用于承载从所述进料口进入的待烘干的茶叶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设有滤气孔。
优选的,所述抽气泵与一回收罐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气管道还设有用于去除氦气湿度的除湿器和用以降低氦气温度的冷却装置。
优选的,包括一温度传感器、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所感知的烘箱的温度不小于预设值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关闭所述微波干燥器的第二控制器。
优选的,包括一湿度传感器和用以当所述湿度传感器所感知的烘箱内的湿度不小于预设值时控制抽气泵抽取烘箱内氦气的第三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城市鹤鸣茶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宣城市鹤鸣茶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18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长效粉底液
- 下一篇:一种游戏引擎的裸眼3D成像显示方法及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