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紧凑查表型硬件搜索引擎及其数据转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02026.9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52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伟;吴国强;陈晓明;喻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743 | 分类号: | H04L12/743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5 | 代理人: | 刘斌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凑 表型 硬件 搜索引擎 及其 数据 转换 方法 | ||
1.一种紧凑查表型CTL-TCAM硬件搜索引擎,其特征在于,包括SL译码器、CTL-TCAM阵列,所述的译码器用于将搜索字译码并将其送入CTL-TCAM阵列,所述译码为使对应于TCAM硬件搜索引擎表格中数据的搜索字SL转换为对应于CTL-TCAM硬件搜索引擎表格数据的搜索字LSL,所述CTL-TCAM阵列主要由CTL-TCAM硬件搜索引擎的字电路组成,每个字电路主要由多个NOR型CTL-TCAM硬件搜索引擎单元NOR CTL-Tcell并联在匹配线ML上组成,CTL-Tcell由搜索数据线及全局屏蔽线连接于译码器,且其仅具有一根全局屏蔽线GLX;所述NORCTL-Tcell包括反相器T1~T8、NMOS管M1~M4、NMOS管N1~N2、搜索数据线LSL_00、LSL_01、LSL_10、LSL_11、全局屏蔽线GLX、局部匹配线LML、全局匹配线ML;反相器T1的输入端与反相器T2的输出端相连作为B-bit[1]的数据存储端M[1],反相器T1的输出端与反相器T2的输入端相连作为B-bit[1]的逻辑“非”的数据存储端M[1]#,M#端是M端的逻辑“非”;MOS管M1的源极与M[1]#端相连,MOS管M1的栅极与搜索数据线LSL_00连接,MOS管M1的漏极连接于局部匹配线LML;反相器T3的输入端与反相器T4的输出端相连作为B-bit[2]的数据存储端M[2],反相器T3的输出端与反相器T4的输入端相连作为B-bit[2]的逻辑“非”的数据存储端M[2]#,M[2]#端是M[2]端的逻辑“非”,MOS管M2的漏极与M[2]#端相连,MOS管M2的栅极与搜索数据线LSL_01连接,MOS管M2的源极连接于局部匹配线LML,且与MOS管M1的漏极连接;反相器T5的输入端与反相器T6的输出端相连作为B-bit[3]的数据存储端M[3],反相器T5的输出端与反相器T6的输入端相连作为B-bit[3]的逻辑“非”的数据存储端M[3]#,M[3]#是M[3]的逻辑“非”,MOS管M3的源极与M[3]#端相连,MOS管M3的栅极与搜索数据线LSL_10连接,MOS管M3的漏极连接于局部匹配线LML;反相器T7的输入端与反相器T8的的输出端相连作为B-bit[4]的数据存储端M[4],反相器T7的输出端与反相器T8的输入端相连作为B-bit[4]的逻辑“非”的数据存储端M[4]#,M[4]#是M[4]的逻辑“非”,MOS管M4的漏极与M[4]#端相连,MOS管M4的栅极与搜索数据线LSL_11连接,MOS管M4的源极连接于局部匹配线LML,且与MOS管M3的漏极连接;MOS管N1的栅极连接全局屏蔽线GLX,MOS管N1的源极接地,MOS管N1的漏极连接于匹配线LML;MOS管N2的栅极连接于局部匹配线LML,MOS管N2的源极接地;MOS管N2的漏极连接于全局匹配线ML。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查表型CTL-TCAM硬件搜索引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L译码器基于如下方式实现译码:
(1).当SL[2n:2n+1]是两个全局X时,搜索数据线LSL_00、LSL_01、LSL_10、LSL_11都为0,全局屏蔽线GLX为1;
(2).当SL[2n:2n+1]没有全局X时:
全局屏蔽线GLX为0;SL[2n:2n+1]=00时,搜索数据线LSL_00=1;SL[2n:2n+1]=01时,搜索数据线LSL_01=1;SL[2n:2n+1]=10时,搜索数据线LSL_10=1;SL[2n:2n+1]=11时,搜索数据线LSL_1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202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