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石墨烯的高导热性能轮胎内胎配方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2235.3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3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静;曾丙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力盛泰(厦门)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22 | 分类号: | C08L23/22;C08L91/06;C08K13/06;C08K9/06;C08K7/00;C08K3/04;C08K5/09;C08K3/22;C09K5/14;B60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3 福建省厦门市中国(福建)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导热 性能 轮胎 内胎 配方 | ||
1.一种含石墨烯的高导热性能轮胎内胎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石墨烯的高导热性能轮胎内胎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组成:橡胶100份,多层石墨烯10-45份,单层石墨烯1-10份,硬脂酸2-5份,石蜡油10-20份,DM 1-2份,TMTD 1-2份氧化锌1-4份,硫磺1-2份,偶联剂溶液100-400份。
2.一种含石墨烯的高导热性能轮胎内胎配方,其特征在,所述含石墨烯的高导热性能轮胎内胎配方的配制步骤如下:
步骤一,单层石墨烯与多层石墨烯表面处理:将单层石墨烯与多层石墨烯加入到配好的偶联剂溶液中,搅拌30-60分钟,超声震荡1-2h,得到混合均匀的偶联剂接枝石墨烯的溶液混合物,再通过喷雾干燥工艺技术,获得偶联剂接枝单层石墨烯和多层石墨烯的粉体;
步骤二,混合:将偶联剂接枝单层石墨烯和多层石墨烯的粉体与石蜡油混合,搅拌60-120分钟,至三辊研磨机反复研磨2-5次,得到偶联剂接枝单层石墨烯和多层石墨烯的粉体石蜡油分散混合物;
步骤三,混炼:依次将橡胶、硬脂酸、氧化锌、偶联剂接枝单层石墨烯和多层石墨烯的粉体石蜡油分散混合物、DM、TMTD、硫磺加入到密炼机中混炼;
步骤四,压延:将混炼物置开炼机中压延成片,并标示压延方向;
步骤五,硫化:根据硫化仪测试硫化条件设定相关参数,将橡胶延压延方向裁切至模具中硫化,硫化后测定产物性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含石墨烯的高导热性能轮胎内胎配方,其特征在,所述橡胶可以为丁基橡胶、天然橡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含石墨烯的高导热性能轮胎内胎配方,其特征在,所述多层石墨烯为物理剥离法制得,厚度为1-100n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含石墨烯的高导热性能轮胎内胎配方,其特征在,所述单层石墨烯为氧化还原法制得,厚度为0.35-1.5n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含石墨烯的高导热性能轮胎内胎配方,其特征在,所述DM:硫化促进剂2、2′-二硫代二苯并噻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含石墨烯的高导热性能轮胎内胎配方,其特征在,所述TMTD:硫化促进剂N,N-四甲基二硫双硫羰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含石墨烯的高导热性能轮胎内胎配方,其特征在,所述偶联剂溶液包括KH-550氨基硅烷偶联剂、KH-570硅烷偶联剂,溶剂为水、乙酸。
9.如权利要求2所述含石墨烯的高导热性能轮胎内胎配方,其特征在,所述步骤一中,喷雾干燥工艺的进口温度为130-150℃,出口温度为70-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力盛泰(厦门)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恒力盛泰(厦门)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223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