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种煤配入炼焦功效的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02312.5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44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吴利波;韩海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建龙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00 | 分类号: | G01N25/00 |
代理公司: |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 23208 | 代理人: | 朱士文;杨晓梅 |
地址: | 155100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种煤配入 炼焦 功效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评价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单种煤配入炼焦功效的评价方法;单种煤成焦试验:对每一种单种煤进行焦炉试验,模拟焦化实际生产状态;炼制出焦炭后,测定实验结果,包括单种煤焦炭机械强度和反应后强度;建立同煤种试验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单种煤焦炭机械强度、反应后强度及配合煤炼制焦炭的数据库建立:对配合煤进行试验或生产,并建立台帐;建立单种煤和配合煤炼制焦炭的对应数据库;计算单种煤质量和配合煤炼制的焦炭的数据;焦炭质量预测:利用配煤方案及单种煤机械强度和反应后强度进行加和计算,计算出焦炭机械强度和反应后强度。提高了单种煤配用功效,保证焦炭质量稳定,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评价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单种煤配入炼焦功效的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炼焦煤的质量指标有挥发分(Vdaf%)、灰分(Ad%)。在生产实际中往往出现焦炭强度(M25和CSR)和挥发分、胶质层最大厚度不相关或相关性较小的现象,造成焦炭强度指标无法预测准确。这说明现有指标没有全面反映出炼焦煤的影响焦炭质量的特性。在炼焦煤质量指标中增设一个质量指标,增设的单种煤的质量指标和焦炭强度(M25和CSR)有较强的相关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利用胶质层最大厚度(Ymm)、粘结指数(G)预测焦炭强度的不准确甚至和实际相悖,增加单种煤炼焦的M25和CSR预测焦炭强度解决了焦炭强度预测不准确的问题,预测焦炭强度更为准确。提高单种煤配用功效,保证焦炭质量稳定,提高经济效益。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单种煤配入炼焦功效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单种煤成焦试验;
(1)、对每一种单种煤进行焦炉试验,模拟焦化实际生产状态,炼制时间和捣固堆密度与实际生产一致;
(2)、炼制出焦炭后,测定实验结果,包括单种煤焦炭机械强度(M25)和反应后强度(CSR);
(3)、建立同煤种试验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
步骤二 :单种煤焦炭机械强度(M25)、反应后强度(CSR)及配合煤炼制焦炭的数据库建立;
(1)、对配合煤进行试验或生产,并建立台帐;
(2)、建立单种煤和配合煤炼制焦炭的对应数据库;
(3)、计算单种煤质量和配合煤炼制的焦炭的数据;
(4)、焦炭质量预测:利用配煤方案及单种煤机械强度(M25)和反应后强度(CSR)进行加和计算,计算出焦炭机械强度(M25)和反应后强度(CSR)。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利用胶质层最大厚度(Ymm)、粘结指数(G)预测焦炭强度的不准确甚至和实际相悖,增加单种煤炼焦的M25和CSR预测焦炭强度解决了焦炭强度预测不准确的问题,预测焦炭强度更为准确。提高单种煤配用功效,保证焦炭质量稳定,提高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单种煤配入炼焦功效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单种煤成焦试验;
(1)、对每一种单种煤进行焦炉试验,模拟焦化实际生产状态,炼制时间和捣固堆密度与实际生产一致;
(2)、炼制出焦炭后,测定实验结果,包括单种煤焦炭机械强度(M25)和反应后强度(CSR);
(3)、建立同煤种试验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
步骤二 :单种煤焦炭机械强度(M25)、反应后强度(CSR)及配合煤炼制焦炭的数据库建立;
(1)、对配合煤进行试验或生产,并建立台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建龙化工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建龙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23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