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柑果茶的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3691.X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4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梁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柏强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张玺 |
地址: | 529100 广东省江门***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作工艺 饮用 居家旅行 茶粒 冲饮 茶叶 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柑果茶的制作工艺,通过将茶叶和茶粒放在柑果壳内,使茶与柑果的味道相互融合,改变并提高茶的口感,使茶适合更多的人饮用,而且饮用方式为冲饮,非常方便快捷,居家旅行均可使用,非常实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茶制作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柑果茶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资源丰富,茶叶品种齐全。作为传统的茶叶消费国,茶叶的需求十分旺盛,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茶叶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部分人不喜欢茶的味道,所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柑果茶的制作工艺,解决茶味道较单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柑果茶的制作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柑果茶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精选干果:挑选果形端正、无畸形、果色鲜红或橙红、果面光洁明亮、果梗新鲜的柑果及当季新鲜的茶叶作为原料;
S2、清洗:将柑果清洗干净,且清洗次数不少于两次;
S3、开果:在柑果其顶部开口得顶盖,去除柑果内的果肉,保持柑果的形状形成果壳,在果壳的底部打孔,方便泡茶时水的流通;
S4、将茶粒放进果壳内,风干或烘干后果壳能卡住果壳内茶粒,不让茶粒掉出来,再将散装的茶叶填充进果壳内,让果壳充分吸收茶业味,并保持果壳的形状;
S5、顶盖和柑果开口的周围,插一圈若干个小孔,这样方便风干后进行封线;
S6、通过低温生晒方式去除果壳内的水分;
S7、待柑果茶干燥后,再将果壳内的散装茶挖出来,保留茶粒放在其中;
S8、盖上顶盖,用线连接起来,进行封线,防止里面的茶粒掉落。
优选的,S8封顶盖的用线采用消毒杀菌后的棉线。
优选的,S3中去除果肉过程中避免损伤果肉,避免柑果汁液流入果壳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茶叶与果皮的配比更为科学适合,避免了茶多皮少,容易浪费的现象;将茶与柑果的味道相互融合,改变并提高茶的口感,使茶适合更多的人饮用,而且饮用方式为冲饮,非常方便快捷,居家旅行均可使用,非常实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柑果茶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精选干果:挑选果形端正、无畸形、果色鲜红或橙红、果面光洁明亮、果梗新鲜的柑果及当季新鲜的茶叶作为原料;
S2、清洗:将柑果清洗干净,且清洗次数不少于两次;
S3、开果:在柑果其顶部开口得顶盖,去除柑果内的果肉,保持柑果的形状形成果壳,在果壳的底部打孔,方便泡茶时水的流通;
S4、将茶粒放进果壳内,风干或烘干后果壳能卡住果壳内茶粒,不让茶粒掉出来,再将散装的茶叶填充进果壳内,让果壳充分吸收茶业味,并保持果壳的形状;
S5、顶盖和柑果开口的周围,插一圈若干个小孔,这样方便风干后进行封线;
S6、通过低温生晒方式去除果壳内的水分;
S7、待柑果茶干燥后,再将果壳内的散装茶挖出来,保留茶粒放在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柏强,未经梁柏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36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白发富硒营养绿茶
- 下一篇:一种薏米茶及其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