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检测减振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4246.5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0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章婷;夏建超;吴鸿敏;刘记心;李湦;李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B1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70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检测 减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振降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检测减振器。
背景技术
目前,舰船上的减振降噪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舰船上的机械设备的振动直接传递到安装的支撑平台上或船体结构上,会导致支撑平台上或船体结构处于疲劳状态,严重时会出现裂缝,缩短使用寿命;同时也会对舰船上的仪器仪表的寿命和可靠性产生影响影响。机械设备的机体振动和传递到船体上的振动和噪声会影响船上人员的工作效率及生活舒适性。
在设备安装处加装减振器应用广泛,效果也明显。减振器在受到设备自重的静载荷下外还处在设备动态工作下,减振器处于交变受力状态,同时减振器变形都有一定范围的,超出了预定范围会可能会出现减振器撕裂,严重的话可能会引起安全事故。因此必须对减振器的变形值进行监测,传统的办法是通过定期(一个月或一个季度)对减振器的变形进行人工的测量。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对于一艘舰船,设备上安装的减振器成千上万个,逐一测量工作量巨大,同时还有一些由于安装空间导致无法测量,这样就会留下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检测减振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对减振器的变形进行监测,工作量大,工作难度大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自动对减振器的变形进行监测,可靠性高,工作效率高,结构简单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检测减振器,所述减振器包括:减振器模块;形变检测模块,所述形变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减振器模块的下方,对所述减振器进行形变检测,发出形变检测信号;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接收所述形变检测信号,将所述变检测信号进行显示。
优选的,所述减振器模块包括:减振元件;减振器上安装板,所述减振器上安装板与所述减振元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减振器下安装板,所述减振器下安装板与所述减振元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形变检测模块包括:红外线发射管,所述红外线发射管向所述减振器上安装板发出红外线;红外线接收管,所述红外线接收管接收经过所述减振器上安装板反射的红外线,并输出所述红外线产生的电压值;电位器,所述电位器通过调节电阻大小,控制预定比较电压值;比较器,所述比较器接收所述红外线产生的电压值和所述预定比较电压值,进行比较后输出形变检测信号。
优选的,所述显示装置具体为: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与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减振器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为比较器、调理附件、红外线发射管、红外线接收管、显示装置提供所需的电压。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1、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检测减振器,所述减振器包括:减振器模块;形变检测模块,所述形变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减振器模块的下方,对所述减振器进行形变检测,发出形变检测信号;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接收所述形变检测信号,将所述变检测信号进行显示。通过上述减振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对减振器的变形进行监测,工作量大,工作难度大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自动对减振器的变形进行监测,可靠性高,工作效率高,结构简单的技术效果。
2、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所述形变检测模块包括:红外线发射管,所述红外线向所述减振器上安装板发射管发出红外线;红外线接收管,所述红外线接收管接收经过所述减振器上安装板反射的红外线,并输出所述红外线产生的电压值;电位器,所述电位器通过调节电阻大小,控制预定比较电压值;比较器,所述比较器接收所述红外线产生的电压值和所述预定比较电压值,进行比较后输出形变检测信号,达到了对减振器的变形进行检测的技术效果。
3、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与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达到了将减振器的变形信息显示出来的技术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智能检测减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减振器上安装板1;减振元件2;显示装置3;红外线发射管4;红外线接收管5;电位器6;比较器7;电源8;减振器下安装板9。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42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