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耐磨金属制品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5861.8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8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隆合钢改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S5/00 | 分类号: | F16S5/00;F16F7/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725 天津市武清区下***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制品 高耐磨 固定凸起 正六边形凹槽 凸起 耐磨性 复位弹簧 金属本体 正六边形 支撑板 侧壁连接 缓冲作用 内腔中部 六边形 上端 耐磨杆 撞击力 对正 配合 陶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磨金属制品,包括金属本体,所述金属本体的上端设有固定凸起,所述固定凸起的中部设有正六边形凹槽,所述正六边形凹槽的内腔中部设有正六边形凸起,所述固定凸起的两侧均固定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固定凸起的侧壁连接,本发明通过正六边形凹槽和正六边形凸起的配合作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耐磨金属制品的耐磨性,通过陶瓷耐磨杆的作用对正六边形凸起具有一定的加固作用,进一步提高高耐磨金属制品的耐磨性,通过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的配合作用,使高耐磨金属制品受到撞击力时能够得到较好的缓冲作用,避免刚性过强导致撞击出现坑洼的现象,对高耐磨金属制品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耐磨金属制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耐磨金属制品。
背景技术
目前,高耐磨金属制品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对于高耐磨金属制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金属的耐磨性尤其受到注意,传统的高耐磨金属制品均是一体成型的固定简单结构,其耐磨性比较低,在传统的高耐磨金属制品进行使用时,由于其耐磨性比较低,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产品的使用寿命和使用质量,传统的高耐磨金属制品在面对不同程度的撞击力时,会很容易在表面产生坑洼,这样会使高耐磨金属制品的磨损效率提高,现有技术下的高耐磨金属制品普遍存在机械硬度低和耐磨性差的特点,为了提高高耐磨金属制品的使用寿命,传统的方法是在摩擦接触位置添加润滑油等成分,但是随着机械过程的不断进行,润滑油等成分容易被甩出或是带出,增加了使用成本,降低了高耐磨金属制品的耐磨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耐磨金属制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耐磨金属制品,包括金属本体,所述金属本体的上端设有固定凸起,所述固定凸起的中部设有正六边形凹槽,所述正六边形凹槽的内腔中部设有正六边形凸起,且正六边形凸起的底端与正六边形凹槽内腔底端连接,所述固定凸起的两侧均固定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固定凸起的侧壁连接,且支撑板的底端与金属本体的上端连接,所述正六边形凸起的中部设有陶瓷耐磨杆,所述金属本体的下方平行设有缓冲板,所述金属本体的底端设有套管,所述缓冲板的上端设有减震杆,所述减震杆的上端插接在套管的内腔中,且减震杆的顶端通过第一复位弹簧连接套管的内腔顶端,所述减震杆的下端套接有第二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正六边形凹槽之间呈均匀交错设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凸起一侧设置的支撑板之间呈等距离排列,且固定凸起两侧的支撑板呈对称排列。
优选的,所述正六边形凸起中设置的陶瓷耐磨杆不少于一个,且陶瓷耐磨杆呈均匀设置。
优选的,所述金属本体、固定凸起和正六边形凸起是一体成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正六边形凹槽和正六边形凸起的配合作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耐磨金属制品的耐磨性,通过陶瓷耐磨杆的作用对正六边形凸起具有一定的加固作用,进一步提高高耐磨金属制品的耐磨性,通过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的配合作用,使高耐磨金属制品受到撞击力时能够得到较好的缓冲作用,避免刚性过强导致撞击出现坑洼的现象,对高耐磨金属制品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且通过正六边形凹槽的作用,使高耐磨金属制品摩擦处设置的润滑物质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保存,降低了使用成本,提高了高耐磨金属制品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金属本体和缓冲板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支撑板示意图。
图中:1金属本体、2固定凸起、3正六边形凹槽、4正六边形凸起、41陶瓷耐磨杆、5支撑板、6缓冲板、7套管、71第一复位弹簧、8减震杆、81第二复位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隆合钢改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隆合钢改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58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输送装置用进端支架
- 下一篇:裙座与底封头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