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装件的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06289.7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81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塩贝僚;阿部将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本田阿克塞斯 |
主分类号: | B62D35/00 | 分类号: | B62D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装件 安装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安装件的安装结构,能够确保向外装件外周边与主部件表面之间产生的间隙安装的压条端部的美观。压条(13)具有在横截面观察时能够与外装件(12)的外周边嵌合的凹部(13c),外装件(12)的外周边具有两条边交叉而成的凹角部(12g),构成凹角部(12g)的一条边具有能够嵌合于压条(13)的凹部(13c)的凸部(12f),构成凹角部(12g)的另一条边在与凸部(12f)相邻的位置具有切缺部(12h),该切缺部(12h)在外装件(12)安装在主部件(11)的表面的状态下能够供压条(13)插入,外装件(12)以安装于一条边的压条(13)的端部插入于切缺部(12h)的状态安装在主部件(11)的表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装件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由主部件、安装在上述主体部的表面上的外装件、以及长条状的压条构成,压条以沿着上述外装件的形成轮廓的外周边而将上述外装件与上述主部件之间的间隙封埋的方式安装。
背景技术
在下述专利文献1的“背景技术”部分公开了如下内容:当在汽车的保险杠上安装扰流板时对扰流板外周边与保险杠表面之间产生的间隙安装压条来确保美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17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对扰流板外周边与保险杠表面之间产生的间隙安装压条的情况下,若采用切断压条的端部而使其与扰流板的层差部或保险杠的层差部对顶的结构,则存在如下问题:因在切断压条端部时的长度偏差,若压条过短则有可能在端部产生间隙,相反若压条过长则有可能产生端部被按压而中间部分鼓起的情况,任一情况均成为使美观性降低的原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确保对在外装件外周边与主部件表面之间产生的间隙安装的压条的端部的美观性。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提出一种外装件的安装结构,安装结构由主部件、安装在上述主部件的表面上的外装件、和长条状的压条构成,上述压条沿着上述外装件的形成轮廓的外周边而将上述外装件与上述主部件的表面之间的间隙封埋,上述外装件的安装结构的特征在于,上述压条具有在横截面观察时能够与上述外装件的外周边嵌合的凹部,上述外装件的外周边具有两条边交叉而成的凹角部,构成上述凹角部的一条边具有能够嵌合于上述压条的凹部的凸部,构成上述凹角部的另一条边与上述凸部相邻的位置具有切缺部,该切缺部在上述外装件安装在上述主部件的表面的状态下能够供上述压条插入,上述外装件以安装于上述一条边的上述压条的端部插入于上述切缺部的状态,安装在上述主部件的表面。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提出一种外装件的安装结构,在技术方案1的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外装件是树脂制的板状部件,上述压条以被夹持的方式固定在压条安装座面与上述主部件的表面之间,其中上述压条安装座面沿着上述外装件的外周边形成,上述凹角部处的上述压条安装座面的沿着上述切缺部的长度与上述凹角部周围的上述外装件的板厚相当。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提出一种外装件的安装结构,在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的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外装件被以亮度不同的多个颜色区分涂装,上述压条安装在被以亮度高的颜色涂装的部分而未安装在被以亮度低的颜色涂装的部分。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4的发明,提出一种外装件的安装结构,在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3任一项的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外装件及上述主部件通过配置在上述切缺部附近的拉伸夹具而被固定。
另外,实施方式的保险杠11对应于本发明的主部件,实施方式的扰流板12对应于本发明的外装件。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本田阿克塞斯,未经株式会社本田阿克塞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62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