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催化剂高盐废水深度脱氮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7630.0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4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何志远;马景赟;姜楠;张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桑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桑德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6;C02F10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付久春 |
地址: | 10008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去除 深度脱氮系统 仿生填料 高盐废水 有机物 填料池 出水 水中 总氮 催化剂 装配 废水 臭氧反应池 好氧池出水 混凝沉淀池 混凝反应池 生物膜去除 臭氧装置 顺次连接 沉淀池 好氧池 悬浮物 厌氧池 氨氮 好氧 加碳 脱氮 厌氧 沉淀 保证 达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剂高盐废水深度脱氮系统及方法,能够稳定去除废水中的总氮。该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混凝反应池、混凝沉淀池、MBBR反应池、厌氧ST填料池、好氧ST填料池、高密沉淀池和臭氧反应池。该方法包括:混凝和沉淀后的废水进入MBBR反应池,通过MBBR填料上的生物膜去除水中的氨氮和有机物,然后进入装配有ST仿生填料的厌氧池通过投加碳源去除水中总氮,再进入装配有ST仿生填料的好氧池去除水中多余有机物,降低出水COD。脱氮好氧池出水后进入高密池保证悬浮物的去除,然后进入臭氧装置保证出水COD的稳定达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石油化工催化剂高盐废水深度脱氮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石化原油经过常减压蒸馏后可以得到10%~40%的汽油、煤油及柴油等轻质油品,其余的是重质馏分和残留渣,催化裂化工艺是将价值较低的重质馏分油,在高温及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价值较高的轻质油品及二次加工所需要的化工原料。
催化裂化工艺过程中包括反应与再生部分:原料与回炼油经加热炉预热后与再生器的高温催化剂接触进行催化反应,生成的油气通过旋风分离器分离出汽油和催化剂。表面有焦炭并失去活性的催化剂进入再生器,经高温烧焦再生,恢复其活性后返回反应器循环使用。
催化剂废水主要来自催化分馏塔切水及富气水洗水,水质的平均氨氮约为105mg/L、SS约为2600mg/L;
随着国家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废水总氮提出了指标要求,氨氮达标的基础上要求总氮达到30mg/L以下,由于水中含有10000gm/L的硫酸盐,含盐量达到15000mg/L,厌氧极易产生硫酸盐还原菌产生硫化氢从而导致反硝化菌种中毒死亡,另一方面高盐环境也会降低反硝化菌种的脱氮效果。
鉴于上述的现有处理方式所存在的问题,如何有效处理现在石化工业水提升处理效果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催化剂废水去除总氮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催化剂高盐废水深度脱氮系统及方法,能够稳定去除废水中的总氮和有机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催化剂高盐废水深度脱氮系统,包括:
混凝反应池、混凝沉淀池、MBBR反应池、厌氧ST填料池、好氧ST填料池、高密沉淀池和臭氧反应池;其中,
所述混凝反应池设有催化剂废水进口和混凝水出口,该混凝反应池的混凝水出口顺次连接混凝沉淀池、MBBR反应池、厌氧ST填料池、好氧ST填料池、高密沉淀池和臭氧反应池,所述臭氧反应池设有系统出水口;
所述好氧ST填料池通过好氧回流管与所述厌氧ST填料池连接;
所述厌氧ST填料池上设有碳源投加装置。
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催化剂高盐废水深度脱氮方法,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催化剂高盐废水深度脱氮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催化剂废水进入所述系统的混凝反应池通过投入的作为混凝剂的PAC和PAM在搅拌状态下进行混凝反应处理,该混凝反应池混凝反应后的出水进入混凝沉淀池;
步骤2,所述混凝反应池的出水进入混凝沉淀池内进行混凝沉淀处理,该混凝沉淀池内混凝沉淀后的出水进入MBBR反应池;
步骤3,所述混凝沉淀池的出水进入MBBR反应池进行生化处理,通过MBBR反应池内设置的MBBR填料上的生物膜去除水中的氨氮和有机物,该MBBR反应池生化处理后的出水进入厌氧ST填料池;
步骤4,所述MBBR反应池的出水进入所述厌氧ST填料池进行厌氧脱氮处理,通过所述厌氧ST填料池内设置的ST仿生填料配合投加的碳源去除水中总氮,该厌氧ST填料池厌氧脱氮后的出水进入好氧ST填料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桑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桑德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桑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桑德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76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